明朝辽东都司军屯有什么作用?明朝军事屯田为什么迅速发展了起来?

2021-01-15 16:01:38 作者: 明朝辽东都司

  明朝辽东都司军屯有什么效果?明朝军事屯田为什么敏捷展开了起来?小编带来具体的文章供我们参阅。

  自洪武七年(1374年),明朝在辽东都司辖境内开端实行军屯。朱元璋对此极为注重,常常劝诫臣下有必要做好辽东等地的军屯作业。即便在晚年,他还敕令肃王、晋王等辽东藩王,及时督率战士屯种,并令一年傍边要三次向他报告军屯状况:“五月,一报秧苗长养何如;七月,再报健壮何如;十月,又报所收籽粒若干?”。以期“一岁三报,不唯使朕知边储真假,而屯军亦不至懈力矣。”

image.png

  一、辽东都司军屯的状况

  辽东都司军屯的成员,首要是朱元璋征发的应征战士。其次是因罪放逐的监犯,以及少数民族的归化部落人员。

  在辽东都司军屯中,又以卫所正军屯田为主。但正军有耕、战两层使命,安排好耕、戍卫的份额,才干很好地完结这个两层使命。关于耕守份额,大体上是因时、因地进行调整。特别是因时不同的差异较大。

  明初,辽东都司军士的守屯份额,一般规则是二分守城,八分屯种;到了明末这种份额则直接倒转了过来。不过,即便一起期,规则的份额也不尽相同。有的卫所是八分守城,二分屯种,有的卫所是二分守城,八分屯种。

  乃至有的卫所,如广宁等五卫,洪武初年,因为须供应辽府,“全伍屯田”。所以说起来,此刻的卫所战士屯守分数并不具有非常严厉的规范。会因时因地因事而有着不同的份额。

  到了洪武十一年,才命五军都督府更定屯田法,首要原则是“凡卫所系冲要都卫及王府护卫军士,以十之五屯田;余卫所以十之五和五之四。即在冲要卫所在,屯守中半;在非冲要区域的卫所,则是二八守屯,二分守城,八分屯种”。

  规则尽管是如此,但往往仍是有破例,就辽东都司而言,为了省海运民粮转输供应困难的困扰,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朱元璋命令,辽东定辽等二十一卫军士,自二十八年起“俱令屯田自食”。

  就其时辽东都司的状况说,二十一卫的军士都从事屯田是极有或许的。

  榜首,其时边境安谧无事,明军还处于攻势;

  第二,辽东都司以北还有奴儿干都司所属卫所作为辽东的外围防地;

  第三,辽东土地根本为军屯。不像山西、陕西边民杂处那么杂乱,军田民田纵横交错。

  军屯的办理也有必定的规则。一般来说,卫所屯田的办理和卫的安排相同。卫指挥使设指挥一人,指挥同知二人,指挥佥事四人,分理卫所诸事。

  其间首要的项目是屯种。管屯田的也叫佥事。佥事以下办理屯田的,是千户、百户等。这是一般正常的编制。辽东都司的编制除此之外,还专门设置了“管屯把总”以加强对辽东区域屯田的办理。

  辽东都司军屯的出产安排,是以屯为根本单位。屯,有时便是所。一屯有若干人或若干户。屯的基层安排便是“屯所”,及“屯田百户所”。屯田百户之上有千户所,再往上则是卫。为了防护敌人的打扰,有时数“屯”合为一“堡”,泛称为“屯堡”。

  屯堡所属屯数也大多量体裁衣。万历年间所刊发《开原图说》,所记载的二十堡的绝大多数,都标有屯数和屯名。图说中虽标记为“民屯”,但实际上都为军屯。这些屯数目许多,如辽东都司三万卫所在地开原城,有威远堡、靖安堡、松山堡。

  而辽东都司军屯用的耕牛、耕具和种粮,大多由明朝户部供应。永乐二年,“调耕牛万头,至辽东”,分给屯田军士运用。宣德七年,辽东都司诸卫屯种耕牛大缺,明朝再次运送一万头牛补给辽东缺乏。同年五月,还下达敕令要求广宁、开原马市所买牛畜,给宁远诸位所屯重用,成化12年,给辽阳东州等五堡军士田五十亩,并牛价银一两,据《万历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六年全国屯牛的总数,二十五万五千六百六十四只,辽东都司屯牛就占一万三千八百七十八只。

  而关于新开垦军屯的屯粮征收,明朝往往会给予必定的推迟,如洪武二十七年九月,朱元璋命辽王府校尉军事屯田自食,与定辽等卫屯卒十年后始收其租,并由官方处理耕具耕牛问题,一起规则晚征屯赋,这样就有利的调动了辽东都司下各卫军屯的积极性,军事屯田因此敏捷展开起来。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