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道的生平轶事,后人是如何评价陈师道的?

2021-01-21 02:46:29 作者: 陈师道的生平

  陈师道归于江西诗派代表作家 诗学黄庭坚 以拙朴为特征的艺术风格 简练精粹 质朴无华 表面浑朴意味深长。

  人物轶事

blob.png

  师道述贫

  陈师道日常日子窘迫穷困,乃至穷到无力养家的境地,不得不让妻子带着三个孩子投靠岳父。《送内》、《寄外舅郭大夫》、《东阿》、《送外舅郭大夫概西川提刑》、《别三子》、《示三子》等诗歌描写了与亲人“贫贱离”的苦楚。

  不著渠家衣

  赵挺之是王安石变法的拥护者,与保守派苏轼、黄庭坚等结怨甚深。早在担任督查御史时,赵挺之就曾数次弹劾苏轼——或罗织罪名说他起草的诏书“民以苏止”是“诋毁先帝”,或顺理成章说他的“辩试馆职策问”大成问题。而苏轼及其追随者也不甘示弱,对赵挺之极尽讥讽、讥讽之能事。苏门文士对赵挺之的鄙视,从一事可见一斑:陈师道深夜到城外皇家祠堂守灵,因没有皮衣御寒,其妻回娘家向胞妹借了一件——陈妻是郭概之女,而郭概是北宋政坛上闻名的“慧眼挑贵婿”者,家境贫寒的陈师道和官宦之子赵挺之都在其家坦腹东床。当得知妻子借了近为连襟却势同水火的赵挺之的皮衣,陈师道即感受辱,并对妻子怒不可遏:“汝岂不知我不著渠家衣耶!”元符三年冬,陈师道在城外参与祭祀,无棉衣御寒而感病致死。据载,陈师道身后,家人无钱安葬,朝廷特赐绢二百匹,让往来者买下,才得安葬。

blob.png

  前史记事

  陈无已尝以熙宁、元丰间事为编年。书既成,藏之庞庄敏家。无已之母庞氏也。绍圣间,庞氏子惧为己累,窃其书焚之。世无别本,无已终身认为恨。《却扫篇》

  陈无已诗曰:“历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则陈无已承嗣巩和尚为何疑。《竹坡诗话》

  世言陈无已每登览得句,即急归卧一榻,以被蒙首,恶闻人声,谓之“吟榻”。家人知,即猫犬皆逐去,婴儿冲弱抱寄邻家。徐待诗成,乃敢复常。《文献通考》

  余问山沟:“今之诗人谁为冠?”曰:“无出陈无已。”“其佳句可得闻乎?”曰:“吾见其作温公挽诗一联,便知其才无敌。曰:‘政虽随日化,身已要人扶。’”《冷斋夜话》

  双井黄叔达,字知命。初自江南来,与彭城陈履常俱谒法云禅师于城南,夜归过龙眠李伯时。知命衣白衫骑驴,缘道摇头而歌;履常负杖挟囊于后。一市大惊,认为异人。伯时因画为图,而邢敦夫作长歌。《直方诗话》

  晁无咎谪玉山,过徐州时,陈无已废居里中。无咎置酒,出小姬娉娉舞梁州。无已作减字木兰花云:“娉娉袅袅,芍药梢头红样小。舞袖低徊,心到郎边客已知。金尊玉酒,劝我花间千万寿。莫莫休休,青丝簪花我自羞。”无咎叹曰:“人疑宋开府梅花赋清艳不类其为人。无已此词,过于梅花赋远矣。”《墨庄漫录》

  建中靖国元年,陈无已以正字入馆,不多得疾。楼异世可时为登封令,夜梦无已见别,行李仓促。楼问:“是行何之?”曰:“暂往杏园,东坡、少游诸人皆在彼已久。”楼起视事,得参寥子报云:“无已逝矣。”《春渚纪闻》

  无已子丰,诗亦可喜,晁以道集有谢陈十二郎诗卷是也。建炎间,以无已故,特命官。李邺守会稽,来从邺作摄局。邺降虏,丰亦被系累而去,不知存亡。无已之后,遂无在江左者。《老学庵笔记》

blob.png

  后世点评

  陈师道仿照杜甫句法的痕迹比黄庭坚来得明显。他想做到“每下一俗间言语”也“无字无来处”,但是本钱如同没有黄庭坚那样雄厚,学识没有他那样杂博,常常见得竭蹶寒窘。他从前说自己做诗如同“拆东补西裳作带”,又说:“拆补新诗拟献酬”,这也许是厚道的招供。因而,虽然他看不起那些把杜甫诗“一句之内至盗取数字”的作者,他的著作就很犯这种嫌疑。他的情感和心思都比黄庭坚深入,惋惜表达得很牵强,往往格格不吐,或许也是他那种减省字句以求“语简而益工”的理论害了他。假设读“山沟集”如同听异乡人讲他们的方言,听他们讲得滔滔滚滚,仅仅不大懂,那末读“后山集”就似乎听口吃的人或病得一丝两气的人说话,瞧着他满肚子的话说不痛快,替他干着急。只需陈师道不是一味把成语古句东拆西补或许过火把字句简缩的时分,他能够写出极朴挚的诗。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