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的思想内容: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进取和退隐的矛盾

2020-12-15 17:07:30 作者: 《离骚》的思

  《离骚》是我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造的诗篇,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受、心志为中心。前半篇重复倾吐诗人对楚国命运和公民生活的关怀,表达要求改造政治的希望,和坚持抱负、虽逢灾厄也绝不与凶恶势力退让的毅力;后半篇经过神游天界、寻求完成抱负和失利后欲以身殉的陈说,反映出诗人酷爱国家和公民的思想爱情。下面趣前史小编就为我们带来具体的介绍,一同来看看吧!

image.png

  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方、很多的神话传说和丰厚的梦想,构成绚烂的文采和雄伟的结构,体现出活跃的浪漫主义精力,并创始了我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篇方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首要注本有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南宋朱熹的《楚辞集注》、清代戴震的《屈原赋注》等。

  思想内容

  《离骚》作为长篇巨制,所体现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厚,首要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描绘了诗人和当朝统治者的敌对,即抱负与实际的敌对;二是描绘了诗人心灵的苦楚和纠结,进步和退隐的敌对。

  关于《离骚》的内容层次,向来有各种不同的分法。大致说来,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再加一个礼辞。

  榜首部分从最初至“岂余心之可惩”,是以独白和自我形象的呈现开端。诗人先自叙尊贵的身世,标明自己具有与生俱来的的“内美”。再叙自己的品德和才华,具有先天禀赋,又有后天涵养,早就该立志牺牲干一番大工作。

  接着叙说对楚怀王的希望,希望他修明法度,驾上骏马奔驰向前,诗人愿为楚国的变法图新作一个开路的先驱者。但是其时楚国统治集团内部却存在着改造和保守两派的奋斗。诗人举出贤君鼓励怀王效法,举出暴君的做法戒备怀王。但由于怀王昏聩保守,弃约变心,结果是“党人”猖狂,世风糜烂,连诗人精心培养的人才,也都从俗变节。诗人堕入孤立无助的地步,遭受排挤。面临险峻的政治环境,诗人曾产生过退隐的想法,但最终仍标明为坚持正义而九死不悔,决计据守自己修洁的美德和崇高的情趣。

image.png

  第二部分从“女媭之婵嫒兮”至“余焉能忍与此终古”,是以女媭形象的呈现开端,由实际境地转入虚拟的梦想境地。女嬃看诗人如此苦楚,反常激愤,她从保护诗人的希望动身,劝诫诗人应当以鲧的悲惨剧为戒。在没有青红皂白的社会里,忠贞不会见容于世,甚至会遭杀身之祸。因此要他不要那般耿介,而要一尘不染,趁波逐浪。诗人听后不以为然,并未不坚定信仰。女媭不能真实了解诗人,这标明人世已无知音。

  所以诗人便向超实际的境地去寻求真理。他渡过沅湘,向舜帝重华陈辞,历数夏商周数代王朝的兴亡案例,报告内心,标明自己的“美政”抱负。他为自己壮志未遂而叹气流泪,即便身死但坚持抱负的决计不变。陈辞结束后转而借梦想的方式漫游六合,上下求索,以寻觅情投意合的至交和完成抱负的途径。最终上下寻求全归于失利。天上人世,都是相同“溷浊”,蔽美称恶,嫉贤妒能。

  第三部分从“索藑茅以筵篿兮”至“蜷局顾而不可”,是从灵氛、巫咸形象的呈现开端。诗人周游求索,扣阍求女,相继失利之后,满怀孤愤,便向神巫灵氛问卜,再请巫咸降神。灵氛和巫咸都启示他远行,择明君而事,完成自己的抱负,并劝诫他要及早举动,不要犹疑不决。诗人坚信自己留在楚国毫无出路。所以,他依照灵氛的吉占和指引的出路去挑选良辰美景。

  发端去国,再次进入了“浮游求女”“周流上下”的幻游境地。诗人阅历了一番绵长而困难的路途远行。就在他唆使神灵、驾御龙凤、远走高飞、乐舞娱兴、自适惬意、遗忘全部之际,却遽然望见了故土。局势陡变,状况扶摇直上。诗人悲从中来,面临祖国山川,他再也不忍离去。诗的情节开展和敌对抵触,至此到达高潮。

image.png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