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活动区域在其时的山阳县,今河南省辉县市西南三十公里处吴村镇境内。《晋书·嵇康传》:嵇康居山阳,“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说他们“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比较,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任意舒畅,故世谓竹林七贤”。下面趣前史小编就为我们带来具体的介绍,一同来看看吧!
七人是其时形而上学的代表人物,尽管他们的思想倾向不同。嵇康、阮籍、刘伶、阮咸一直建议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天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建议名教与天然合一。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著作揭穿和挖苦司马朝廷的虚伪。
在政治态度上的不合比较显着。嵇康、阮籍、刘伶等仕魏而对掌握大权、已成替代之势的司马氏集团持不合作态度。向秀在嵇康被害后被逼出仕。阮咸入晋曾为散骑侍郎,但不为司马炎所重。山涛起先“隐身自晦”,但40岁后出仕,投靠司马师,历任尚书吏部郎、侍中、司徒等,成为司马氏政权的高官。王戎为人吝啬,功名心最盛,入晋后长时刻为侍中、吏部尚书、司徒等,历仕晋武帝、晋惠帝两朝,在八王之乱中,仍优游暇豫,不失其位,但在其时时代不失为一尘不染的无法之举。
竹林七贤的不合作态度为司马氏朝廷所不容,最终土崩瓦解: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朝廷不合作,嵇康被杀戮,阮籍佯狂避世。王戎、山涛则投靠司马朝廷,竹林七贤最终各散西东。
竹林七贤之名的由来,学界存在争议。东晋孙盛《魏氏春秋》文云:“(嵇)康居住河内之山阳县(今河南省焦作),与之游者,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内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一般以为“竹林七贤”之名与“集于竹林之下”的竹林之游有关。
传统说法以为“竹林”坐落嵇康在山阳的寓所邻近。嵇康与其老友山涛、阮籍以及竹林七贤中的其他四位常在其间畅饮集会,因此时人称之为“竹林七贤”。这种说法见于《晋书·嵇康传》及《世说新语·任诞》竹林七贤条。
陈寅恪以为,“竹林七贤”的活动当地实际上并没有产“竹林”,竹林七贤是先有“七贤”然后有“竹林”,七贤出自《论语》中“作者七人”的事数,有标榜之义。“竹林”之辞,源于西晋末年,释教僧徒比附内典、外书的格义风气盛行,乃托天竺“竹林精舍”(Vlenuvena)之名,加于七贤之上,成“竹林七贤”。
王晓毅不认同陈寅恪的观念,从汉晋时期佛经中“竹林”这一译名的呈现频率质疑了陈提出的“托天竺竹林精舍”一说,并结合史料实地考察发现魏晋时期黄河流域的确栽培有“竹林”,之后又从时刻和地址上证明了竹林七贤集会的可能性,然后以为传统说法关于“竹林七贤”一名由来的记载是真实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