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秦国的军事力量中有哪些大将?

2021-08-28 10:16:20 作者: 所谓&ldq

  秦王能一统天下,不仅靠着他杰出的政治集团,还有他称雄天下的军事力量。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秦国的军事力量中,最值得称道的就是那一批勇冠三军的战将。战国时代,战争接连不断,也造就了无数军师猛将的传奇。在秦国这个当时最为强大的军事帝国中,仅见于史书记载的功勋卓著的将领就有王翦、王贲、王龁、桓齮、尉缭、杨端和、李信、蒙骜、蒙恬等。其中王氏父子和蒙氏祖孙最为著名,《史记》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王翦,陕西人,生卒年月不详,是秦国继白起之后的又一位名将。他与他的儿子王贲在辅佐秦王灭六国的战争中都立有大功,可以说除韩国之外,其余五国最终都是由王翦父子所灭。秦统一后,王翦的孙子王离也是秦朝名将之一,曾跟随蒙恬镇守边关,后与项羽军交战,战败被俘后不知其踪。

  王翦出生在一个武将世家,祖辈中有王错等人担任将领,但都不足以称为大将之才。王翦幼年,喜读兵书,好玩兵器。伴着他成长的就是《孙子兵法》等兵书和他父辈给他制作的木制刀枪剑戟等兵器。

  据说王翦自己最喜爱的兵器是一把大刀。那刀虽然是木制的,但也很重,足有十几斤。这对当时年仅八岁的王翦来说,是非常沉重了。但当王翦和别的小孩一起玩儿的时候,他只需要把大刀在空中舞圆了,就能赢得热烈的喝彩。

image.png

  年长几岁后,王翦又开始练习骑射。王翦的力气很大,九岁时就可以拉开五十石的弓了。五十石的弓在军队里不算什么,很多校尉也可以做到。但在不满十岁的孩子中,能做到这一点的,恐怕只有王翦一个了。

  史书上最早的对王翦记载是在秦王政十一年。当时,王翦率军攻打赵国的阏与,阏与是赵国门户,布防严密,秦赵之间曾多次在这里发生战争。王翦率军轻装前进,兵贵神速,秦军仅用十八天便到了阏与。此时,王翦忽然下令让军中俸禄不满百石的校尉回家,然后他从原有军队中十里挑二,留下了一只快速轻便的精锐部队。王翦就用快速高效的精锐部队攻下了阏与,随后又趁机攻下了赵国其它九座城邑。

  秦王政十八年,王翦率军攻下邯郸的门户井陉后,与另一支秦军杨端和部呼应准备一举攻下邯郸,灭掉赵国。结果二人遇上了赵国名将李牧。和王翦一样,李牧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很多人把他看做四大名将之首。英雄相遇,自然要有一番激烈的斗争,结果,秦军与赵军相持一年多,始终无法战胜李牧,形势变得对秦军越来越不利。秦国想起了李斯的建议,再次贿赂了郭开,结果郭开进谗,昏庸的赵王杀掉了李牧,自毁长城。

  李牧死后,王翦再无对手。秦军一路高歌猛进,杀死了赵军主将赵葱,攻下赵国都城,俘虏了赵王迁。赵国原来各处的土地划归为秦国的一个新郡。

  虎父无犬子。当王翦在北部战场称雄的时候,他在南部战场的儿子王贲也做出了不俗的成绩。秦王政二十二年,秦王派王翦的儿子王贲攻楚,第一战秦军就大败楚兵。但秦国此时的战略是灭魏国,攻击楚国是为了警告,不让它派出援军。因此,战胜楚军后,王贲军迅速掉头北上,进攻魏国首都大梁。魏军坚守都城不出,若是攻打城墙坚固的大梁,秦军必定会损失惨重。因此,为了尽可能地减少秦军的损失,王贲决定掘开黄河大堤,水淹大梁城。

image.png

  三个月后,大梁城墙被毁,城内粮食不足,魏王投降。不久,王贲率兵平定了魏国各地零星的反秦势力,秦在魏地设立了砀郡。

  昭王时代,秦国最大的对手是赵国,但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到嬴政时代,秦国最大的对手就是南方的楚国了。因此,秦王对南征楚国一事十分重视。

  他有两个预选将领,一个是年轻有为的新秀李信,令一个则是老将王翦。

  秦王先问李信:“寡人要拿下楚国,你估计一下,秦国大概要出多少人马?”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