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与唐朝有什么特殊之处,史学家为何会合称“隋唐时期”?

2021-08-30 14:47:56 作者: 隋朝与唐朝有

  翻开历史,我们就能清楚的知道,公元581年隋朝的建立,结束了中国历史上,自汉末三国至南北朝时期长达近四百年分裂的局面。隋朝存在时间很短,只有三十七年,但却以“政治清明,国家富强”而文明于世,其辉煌程度被历史学家所肯定。

image.png

  然而,在中国历史上,从分裂到统一的王朝,往往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不会长久,这也是历史的必然,这个时候恰恰会造就一个兴盛朝代的出现,如“秦”灭出“汉”,“隋”后出“唐”。史学家为什么把隋朝同唐朝合称“隋唐时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唐朝继承了隋朝的政治制度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有为君主,他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及外交等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国家机构方面,去除自曹魏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不分门第高低选擢人才;在行政方面,去除郡级,建立州、县两级制,消除地方势力,巩固了君主专制。

  在法治方面,实行宽减刑法制度,制定了《开皇律》“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删减前代的酷刑,稳定了人心。

  在政风方面,吸取北周宣帝“奢侈浮华,沉湎酒色”失国的教训,提倡勤俭节约,开源节流。同时实行重文轻武,轻徭薄税的政策,使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这些改革的实施,使隋朝出现了“开皇之治”的兴盛局面。

  唐朝在全面继承隋朝政治制度的同时,在太宗时期,又广开言路,从谏如流,吸取隋亡教训,制定相应治国政策。“武周”时,在隋朝“科举制”的基础上扩深成“殿试”、“武举”制,唯才是举,选拔更多人才为国所用。

  唐朝根据隋的《开皇律》制定了《唐律》、《永徽律》等大批律法,只对谋反、叛乱等定为重罪,其他的均可轻罚或赦免,这对稳定民心,社会安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这些政治策略的实行,唐初期就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大好开局,这对唐朝后期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繁荣富强唐朝全面继承了隋朝的经济基础,开创了更加的新局面

  隋朝沿袭北魏实行“均田制”,重视农业生产,减轻赋役,使社会安定,海晏河清。炀帝时又开凿贯通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使中国南北增强了联系和物资的交流,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image.png

  隋朝还进行货币改革,废除古旧币种,同时对度量衡进一步统一标准。这些措施的实施,使隋朝生产力得到解放,物产充盈,多个国仓中,存粮都在百万石以上,可供国家六十年的开支,尽管隋末战乱遭到破坏,但直到唐贞观十一年还没用完,可见隋朝当时富裕到何等程度。

  隋朝的经济制度和物资基础,在太宗李世民充分利用下,又发扬光大,使唐朝初期就出现了一个政治更加清明,经济繁荣发展的强盛局面,这个时代为后来的武则天统治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深厚的经济基础。

  三、唐朝继承了隋朝的文化繁荣

  隋建后,文帝就非常重视“文治”,大力提倡文教。鉴于前朝战乱官书散佚严重现象,下诏求天下之书三万多册,丰富了文化资源。特别是炀帝时,把图书整理分类为甲、乙、丙、丁四目,成为后来的“经、史、子、集”四库书,为文化的传承做出了贡献。

  隋朝还采取开放政策,吸收外域文化,同中国文化相融合,使“儒、释、道”三教同时发展,气象万千,出现了“文中子”(王通)等一批文化大家,其思想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唐朝在继承隋朝丰富的文化遗产基础上,又广开言路,减少文禁,营造文化宽松环境,史诗、书画、散文、小说、音乐、舞蹈、等方面的成就,都大大超过隋朝。文学艺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尤其是“唐诗”达到了诗歌的顶峰,流传千古。

  四、唐朝继承了隋朝军事及外交的策略

  军事上隋朝沿用北周之制,设中央管理机关为“十二卫”由皇帝统一指挥。全国又设东、西、南、北四大军区,镇守要害,抵御外患。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