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什么没有太监专权的现象?想知道真相吗,我们一起往下读

2020-09-22 11:20:31 作者: 清朝为什么没

封建时期,皇家掌握着天下大权,士农工商听着命令过日子,但是还有一部分人,他们不甘于自己悲惨微小的一生,想方设法的上位掌握生杀大权,书写了一段黑暗的历史,那就是太监。这类人曾经有过一段非常辉煌的历史,他们取信于皇帝,掌握朝政大权,然后打压权贵培养自己的势力,可谓说一不二。明朝时,皇帝一代比一代懦弱。太监却一代比一代强势,也许是因为制度缺陷的原因吧,太监一度成为皇朝说一不二的人物。

但是让人奇怪的是,清朝并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整个朝代二百多年的历史仅仅出现过一个有点名声但是势力不是很大的太监——吴良辅,那么,他们是怎么做到在大清近三百年里没有太监专权的呢?

一:限制人数

清朝入关之前的王族中是不用太监的,在入关建立皇朝之后他们才决定沿用前朝的太监制度。不过历史上一个个血淋淋的教训摆在那里,他们也不敢重用太监,以免步了前朝的后尘。前朝时,皇宫简直是太监的天下,不大的紫禁城居然有着超过两万名太监,如果这些太监结成党羽,那么他们手下就算没有别的势力,光是这宫里的小太监也够用了,细细想来,这是一股多么恐怖的力量。

有着前车之鉴,清朝在这方面十分注意,顺治帝统共用了一千来名太监,有着人数的限制,他们就算有心也掀不起什么大浪来。而且太监的“人身自由”得到了限制,行走宫中的权利没有前朝自由,太监和大臣之间的交往也基本被限制,在最大可能上限制了太监把持朝政的可能。这类人整天呆在皇朝身份最高的人身边,时间久了难免生出什么不该有的心思,所以尽早防范、防患于未然才是正道,要是像前朝一样随意任用且偏听偏信,那么大权迟早旁落。

二:刚有起势,即被打压

在康熙时期,宫里的宦官数量还是很少的,只有寥寥七百人,虽然不能给皇帝摆出什么大阵势,长面子,但是人手上够用,又不会出现什么乱政的现象,所以局势还是很好的。可是等到了他儿子的时候这种现象却变了,太监的人数激增到两千人,而且地位、权利比之前大了很多。

这主要是因为康熙在位时他的儿子们竞争的实在太厉害,雍正乾隆时对外展现的一直是一种温润无求的形象,所以他很少和大臣们有来往,全靠宦官传递消息。所以在他登基之后,这些曾经的功臣就得到了提拔,好在他还知道把握分寸,没有让那些太监重掌大权。

之后,乾隆即位,他不像他爹,皇位来的名正言顺不需要依靠那些宦官,所以他一上位就立刻整治了自己身边的大患。之前一些比较嚣张或者势力比较大的宦官被他用各种由头先后处死,压下了宫里太监们蠢蠢欲动的心,又在全国上下灭了太监的威风,雷厉风行颇见成效。甚至有过记载:有一名官员在外处置了一名耀武扬威胡作非为的太监,还因此得到了皇帝的奖赏。

三:势力壮大

没有哪个朝代是能够一直鼎盛的,昌盛了一段时间之后清朝也开始走下坡路,皇帝的能力远远不及他们的先祖。于是,日日陪伴皇帝左右的太监们又露头了。像是曹进喜,他一个人侍奉了三代帝王,这对他来说是一种超级荣耀,也是为他带来财富的法宝。毕竟他侍奉了三代皇帝,所以在皇帝身边的地位很不一样,很多大官都争着巴结他,希望自己的职位能够再提一提,皇子们也巴结他,希望父皇能够常听到自己的好话。

那名位高权重的无知妇人——慈禧太后也同样亲近了宦官,让那小太监打着她的旗号耀武扬威,干了不少缺德事儿。最重要的是,整个王朝最有名的反派宦官李莲英也是由她捧出来的,不过这名太监在本朝过的风生水起,要是换到前朝恐怕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