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三句,诗人均写眼前景。
芳草含烟,使水面也变得迷迷濛濛。云越聚越多,越压越重,天光越发晦暗,眼看着雨点就要落下来,半座城池都掩在阴云里。野外的小径依然干燥,还未沾上雨滴。
“九陌”原指城中纵横的街道,汉代长安城即有“八街九陌”之称。结合上下文,本词中的“九陌”当指诗人眼中的四野。
此三句着重写“山雨欲来”时的场景,诗人把雨将落未落时的景象写得鲜活生动,读者有如身临其境。
其中“怀烟”的“怀”字,“衔雨”的“衔”字用得特别精妙,使得芳草、密云都具有了人格,成为了情感丰富,心思细腻的人,她们携烟带雨,施施然而来,仿佛懂得诗人内心的苦楚,而以她们独有方式带来同情一般。
下片,诗人继续写景。
“桃李下,春晚未成蹊”我们方知季节为春暮。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指桃树李树春华秋实自然而然地吸引人到树下观赏,来往的人多了都踩出了一条条小路,用来形容一个人品行高洁自然会吸引仰慕者在其周围。
本首词中,诗人只用了原意——桃李树下,并没有很多被行人踩踏的小路。可见诗人所处的旷野确实是人迹罕至,这也更衬托了诗人此时的形单影只,与上片中的“独自绕回堤”相呼应,字里行间营造了一种孤独落寞的气氛。
墙外见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无处不凄凄。
末三句诗人从静态描写转向动态描写。不知谁家的墙院里,伸出了花枝,诗人寻路转弯,想一探春色,柳阴下,任马慢行,此时一只流莺飞过,转眼不见踪迹,只留一声啼鸣犹在耳边……
长堤迂回、芳草怀烟、江水迷濛、密云衔雨、城池晦暗、桃李初实、花枝出墙、柳阴走马、黄莺啼鸣,眼前的种种情景啊,无一处不凄凄含情,楚楚动人。
诗人是敏锐的、丰富的、细腻的,因此更能察人所不察,感人所未感,并将自己内心的感受用美妙的文字呈现出来。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一首小令:景色再美,也时值春暮,就象人的年华老去一样,无可追回。盛宴再繁华也有散时,就象是人事的起起落落。当一切都如云烟一样散尽,唯余凄凄。
本首词结句,说“凄凄”也倒罢了,却还冠以“无处不”,诗人的凄恻绵密不尽自词句中透出,最后这五个字,将全篇所有的景语都点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