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九原到下邳,吕布是如何从主簿到温侯的?

2020-09-25 00:50:13 作者: 从九原到下邳

在汉末诸侯当中,有一个人非常特别。此人来自于遥远的并州,与汉末朝廷并无瓜葛,却能两度影响汉末朝廷的走势;此人骁勇善战,曾改变了董卓集团、袁绍集团及刘备集团的各大诸侯势力的消长,自己却落得身首异处的悲惨结局。这个人,便是汉末著名的飞将——吕布。吕布,字奉先,来自于并州五原郡九原县。并州含上党、太原、五原等十郡,位于汉末帝国的北部,五原郡则是并州最北的一个郡。自东汉中期以来,该地多次爆发战争,局势异常混乱,涌现出众多骁勇善战之人,吕布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早年的吕布以骁勇闻名并州,素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美誉。

吕布首次登上汉末舞台,得益于时任并州刺史丁原的提携。当时,丁原驻扎在河内郡。听说了吕布的事迹后,对其大为欣赏,将其招至帐下效力,任命其为主簿一职。主簿,是州郡一级的中级官吏,秩六百石,主要负责文书簿籍、掌管印鉴,是刺史或太守的主要幕僚之一。从这个任命来看,吕布并不是一位只知猛冲猛打的莽夫,而是精通文墨,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与吕布一起得到丁原赏识的还有两人,一位是后来威震华夏的曹魏五子良将之首——张辽,另一位则是汉末诸侯之一的张杨。吕布命运的首次改变出现在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当时丁原被调任至京城洛阳担任执金吾一职,吕布随同丁原一起进京。不久后,丁原与董卓的矛盾越发激烈。为了铲除异己,董卓派人对吕布进行拉拢。最终,吕布将丁原杀死并投靠董卓。董卓将原属丁原麾下的并州军马交由吕布指挥,并任命吕布为骑都尉。骑都尉一职,起源于汉武帝时期,是汉代的中级军职之一,秩比两千石,具有单独领兵出战的权力。不久之后,董卓又将吕布晋升为中郎将,封都亭侯。中郎将虽为骑都尉同秩,但地位略高。都亭侯,则是汉代的爵位名称,食邑都亭。由此更显董卓对吕布的重视程度。

到了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以袁绍、袁术为首的关东诸侯发动讨董之战,董卓被迫挟持汉末朝廷迁往长安,吕布则被派往战场与关东诸侯作战。在此期间,董卓的嫡系胡轸对吕布报以不屑的态度,引发吕布的强烈不满,并在战斗过程中故意谎报军情,动摇军心,导致胡轸在与孙坚的作战中损失惨重,以至于董卓不得不将吕布调离前线前往长安。此后,性格暴躁的董卓经常对吕布责难怒骂,引发吕布的不满。而吕布也不识好歹,与董卓的侍婢私通。吕布与董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被一直想除掉董卓的司徒王允察觉。王允故意拉拢吕布,而此时的吕布也希望通过王允结识朝中的实力派人物,两人便很快成为朋友。在王允的劝说下,吕布终于下定决心与王允一起铲除董卓。

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吕布利用董卓疏于防范之际,在长安成功诛杀了董卓。得知董卓被杀的消息后,长安百姓载歌载舞,争相庆祝,汉末朝廷也终于出现了复兴的曙光。由于吕布的巨大功绩,汉献帝下诏,任命吕布为奋武将军、假节、仪同三司,并封为温侯。奋武将军虽为杂号将军,但却相当于汉代官军的总监军,地位崇高。假节,是汉末三国时期皇帝授予臣子的一种权力,拥有斩杀违反军令的中级官吏的权力。仪同三司,指的是未能担任三公而享受三公的礼仪待遇。温侯,高于都亭侯,是汉代爵位的一种,是县侯,具体地点是在河内郡的温县,也就是三国中期大名鼎鼎的曹魏权臣司马懿的故乡。

不过,汉献帝对于吕布的重视并未能改变司徒王允对吕布的看法。王允认为吕布只不过是一名剑客,从心里看不起吕布,拒绝采纳吕布提出的建议。而吕布却认为自己立下大功,理应得到王允等人的尊重,因此两人的矛盾不断加剧。尤其在如何处理董卓残部的问题上,两人的立场针锋相对,这种将相不和的现象导致了决策上的犹豫不决,并最终引发走投无路的董卓残部拼死一搏。就在董卓被杀两个月后,以李傕、郭汜为首的董卓残余势力向长安发动进攻。经过十余天的战斗,终于攻占了长安。随着王允被杀及汉末朝廷被李傕等人所挟持,汉末政局从此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在这场混战中,吕布逃出长安,开始了长达七年的漂泊岁月。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