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奸细”案的真相:皇太极使用离间计,利用崇祯借刀杀人

2020-09-25 20:52:41 作者: 袁崇焕“奸细

四、袁崇焕杀毛文龙

后金的想法与袁崇焕一拍即合,很快就收到袁的允诺复信。这当然不仅仅出于袁崇焕急于求和的心理,而带有更为复杂的历史背景:毛文龙镇守皮岛,是深受阉党首领魏忠贤支持的,毛文龙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对权倾一时的魏忠贤也竭力巴结奉迎。他虚报兵额,广招商贾、贩运禁物,大发国难财。崇祯登基,魏党垮台以后,朝中人把他看成是魏的党羽。另外毛文龙孤悬海外,朝廷难以驾驭,而他又经常乱报军情,漫天索饷,号称驻军二十万,每年兵饷一百二十万两,更给经济拮据的明朝廷添了一块心病。袁崇焕在出征前,有人向他建议除掉毛文龙。袁崇焕原来在辽东做巡抚时,就厌恶这个人,他当即表态:毛文龙可用就用,不可用就杀掉!

公元1629年(崇祯二年)七月,袁崇焕以犒赏吏卒的名义,来到毛军驻地双岛发饷。他叫士卒们排队受阅,校射弓箭,暗地里却把毛文龙骗到山上,历数十二大罪状,喝令手下将官手执崇祯赐予的尚方宝剑斩杀毛文龙于军帐之前。

“毛文龙被斩”这个消息,令明朝朝野大为惊诧,认为是一大奇举。崇祯皇帝没有为此责备袁崇焕的意思,而是持赞成态度,叫他依旧安心做事,不要有其他想法。

其实,被毛文龙之死震惊最深的正是崇祯皇帝,他是一个生性多疑而又刚愎自用的人,宠信宦官,贬斥谏臣,苛刻而寡恩。这次对袁崇焕表面安抚,只是考虑到毛文龙已死,关外军事还要倚仗袁崇焕,内心深处却疑忌丛生,不再像开始那样信赖了。袁崇焕一时痛快杀死了毛文龙,没想到也为自己留下了祸根,为后来的悲惨结局埋下伏笔。

五、皇太极的下一个目标——袁崇焕

毛文龙的被杀,真正获益的仅仅是后金政权。皇太极在高兴之余,又开始觊觎下一个目标:这次轮到袁崇焕本人了。 ·

皇太极设想了一步大胆的险棋:避开袁祟焕重兵把守的宁锦防线,从蒙古绕道奔袭京师。后金将领不理解其中奥妙,他们认为劳师袭远,处境实在危险,力劝皇太极班师。这样争论到半夜,还没有得出个结论。皇太极不高兴地告诉大家说:“我的计谋如果废弃不用,你们又有什么良策?”接着悄悄告诫诸将:我已设计定谋,你们就不要管了。

于是后金大军深夜开拔,在山海关以西明朝城垣颓落、军备废弛的地方进入塞内,一路势如破竹,连下众多边城。山海关总兵、名将赵率教闻讯急驰救援,被后金军队斩于马下,明兵一溃不可收拾,急得巡抚王元稚上吊自杀。 ·

后金大兵乘胜直趋北京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震动了满城朝野官民,京师立即宣布戒严。心急如焚的袁崇焕闻讯后率部星夜进关应援,并抢在后金军队前三天进驻蓟州,阻住后金军队去路。皇太极非常惊奇袁军回防如此神速,却不想与他纠缠,便用一支小部队虚与周旋,主力则绕过蓟州、紧逼京师。袁崇焕侦知这一动向,又急忙率兵马在后面追赶,一直追到河西务。照袁崇焕的计划,他是准备直入京师进行城防的。但明朝廷并不赞成他入京,因为袁崇焕导引后金兵入塞的消息早已传遍全城。

明朝廷令袁崇焕不得过蓟州一步,袁崇焕却蒙在鼓里,不明白事情真相。他手下的将领大概有所察觉,建议兵马不宜入京,驻守河西务一带寻机进兵,不失为万全之策。袁崇焕淡淡一笑,不以为然。孰不知这使他又一次铸成大错:不该让后金兵毫无阻挡地直入北京。如果他调集重兵在通州与北京城之间筑起一道防线,至少可以迟滞后金军队的进军速度。但他却从蓟州开始就尾追后金军,到了通州又不与敌人接战,眼睁睁看着后金兵马直趋北京城下,以至搞得怨声四起。更重要的是,袁崇焕这样做正应了满城的流言蜚语,使本来就不太信任他的崇祯皇帝猜忌之心更重,一场杀身大祸就要临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