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几度中秋

2020-09-25 20:53:38 作者: 《红楼梦》里

祠堂中怪异的叹息声却隐隐在警告这些不肖子孙。“那天将有三更时分,贾珍酒已八分。大家正添衣饮茶,换盏更酌之际,忽听那边墙下有人长叹之声。……只听得一阵风声,竟过墙去了……”。

话说确也奇怪,一声莫名的轻轻长叹,竟然令“众人都觉毛发倒竖,贾珍酒已醒一半,只比别人撑持得住,心下也十分疑畏,便大没兴头起来。勉强又坐了一会子,就归房安歇去了”。

一群不肖子孙聚赌取乐,热闹非凡,何至于大惊失色呢?这充分表明以贾珍为首的这伙人内心十分空虚和紧张,个个都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全是胡作非为,终将逃不脱应有惩罚。所以,轻轻一声怪怪地叹息就吓得他们失魂落魄。

次日(八月十五),他们还特地去查看现场,尽管“并无怪异之迹”,但贾珍的心病已经诱发,忌讳的不敢再“提起”此怪事,一伙人从此疑神疑鬼,惶惶不可终日矣。

贾母作为在世老祖宗,度此中秋佳节,总想整点高兴事调节一下已不容欢乐的气氛,可惜触景生情,不免感叹今不如昔。两个儿子所讲的笑话一个不如一个,长子甚至泄私愤将矛头第一次指向贾母,似乎在挑战她的权威地位,贾母只能忍受,愈加令她十分扫兴。以此亦表明,位高权重之贾母已开始动摇衰落,同样贾府也随着贾母的衰弱而逐渐走向衰亡。

总之,以往的欢乐已不复存在,不祥之影却日趋浓重,曾经“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贾府渐渐步入天灾人祸的不妙境地,且无力回天。

过此中秋节,贾母作为贾府家族首领,其责任心远超两个儿子无疑,虽已感到家族在渐渐衰弱,但心有不甘,仍强打精神带领大家度佳节赏月亮,却没想到长子贾赦会有“造反”念头,强说影射“母亲偏心”,贾母呛此一口恶气闷在了心底。

可见她转回女眷当中,一连串言行大反常态,这些微妙的表现,深刻揭示了老祖宗的心理波动尤甚。贾母一再“振兴”中秋赏月活动,可惜没人喝彩并配合,她似乎自个在唱“独角戏”。

这个中秋节过的真是非常不如人意。凤姐李纨都在生病来不了,贾母亦失去了欢笑的源泉,加上薛家回去自家过节,最钟爱的孙子外孙女宝黛两人丢下她而离去,最亲近她的人则少了一大拨,没人能让贾母舒心开怀地笑笑,她深深感叹“可见天下事总难十全”,满怀郁闷加上失望。于是她命人拿大杯子斟酒,欲以此“借酒消愁”,既喝酒又无陪酒的人,邢王两媳妇“都有些倦意”,老太太独自喝下这烦闷苦酒恐怕也是“愁更愁”啊!

无论如何,贾母并非是愿服输之人,想到了以丫头们充数凑热闹的法子,命她们奏乐,却对快曲不感兴趣,只爱听慢曲笛声,也许贾母思虑尽量放慢生活节奏,多多享受些好日子,愿暴风雨尽可能来的慢些弱些,反倒符合她的心理状态。

乐声未起,有人来报贾赦崴了脚,可谓“马失前蹄”,真是很不吉利!贾母心头咯噔了一下。一波未平,尤氏又说起贾敬死亡之事,将贾母强提起的兴致扫除了大半。邢夫人和贾蓉之妻也陆续走了,说实在的,此时的贾母已相当败兴,但此倔强老人仍要抗争。

乐声响起,犹如遇见了救兵,当清脆的竹笛声缓缓悠悠传来,“贾母年老带酒之人,听此声音,不免有触于心,禁不住堕下泪来”。此情此景,心理堤防虽坚强之人也扛不住颓然崩溃,心底忧伤汹涌而来。

最后,贾母似醉似睡朦胧起双眼,让人抬走方才回房安睡。

至于湘云和黛玉联诗,可以说是前八十回的闺阁绝唱,或可说是整个闺阁诗的最后手笔,显得非常珍贵。

可见原来有十几个年轻人的结社赛诗活动,这回仅剩湘黛两位,虽然她俩也想重振诗社旗鼓和雅兴,尽可呼吸一口新鲜空气,但结果却写出“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之极为不祥的谶语。

由此看来,不仅黛玉,连湘云也将很快被了结,区别在于黛玉死去“葬花魂”,湘云则是孤鹤远飞。

真是“高处不胜寒”。《红楼梦》里的中秋节并不好度过,无怪乎读者看了心里也确实难过。曹雪芹不惜笔墨描写悲欢离合的几次中秋节,其用意就在于营造浓厚的贾府衰败氛围,委婉地向读者传达出贾府命运多舛命数将尽的必然趋势和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