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金国被灭后,南宋便成了蒙古人下一个征服目标。1235年,蒙古大汗窝阔台下令对南宋展开全面进攻。战争初期,蒙古军势如破竹,南宋的川蜀、襄阳防线相继被攻破,江南危在旦夕。关键时刻,两个改变南宋国运的人物登场。一个是大名鼎鼎的孟珙,另一个是鲜为人知的余玠。今天夜读史书就来跟大家聊聊后者。
余玠,字义夫,南宋蕲州(今湖北蕲春东北)人。自幼家贫,为人也不太正经,史称“落魄无行,喜功名,好大言”。余玠少年时期曾在白鹿洞书院读书,后来中途辍学。辍学原因很暴力:与茶馆老人发生口角,结果将对方直接打死了。
闹出命案的余玠立马跑路。在当时的环境下,他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当土匪;二是去投军。余玠不想落草为寇,于是选择了后者。他投身到淮东制置使赵葵幕下,由于余玠识字,因此很快就在一群文盲大兵中脱颖而出,被擢升为将作监主薄。
余玠投军后没多久,蒙古南下攻宋。这对于想在战场上扬名立万的余玠来说,也算是赶上了好时候。
1237年十月,余玠在赵葵领导下率部支援安丰军守将杜杲。两路宋军里应外合,大破蒙古军。值得一提的是,余玠这一部人马在此战中阵斩了蒙古军主将叶国大王。战后朝廷论功行赏,余玠官秩连升三级。
1238年九月,蒙古军进攻滁州。余玠率精兵前往支援,大获全胜。次年,余玠又带着人马长途奔袭,突击开封。当时蒙古人在开封大造战船,为后续从水陆强攻江南做准备。然而,令蒙古人始料未及的是,余玠的部队突然出现在开封,一把大火将开封的造船厂烧成灰烬。蒙古人集结军队准备切断余玠后路,可余玠却没有后撤,反而率部杀向归德府。等蒙古人赶到归德府时,余玠已带人攻破宿州了。
这之后,余玠率部退回南宋境内。只付出了极小的损失,却将敌方阵地搅得天翻地覆。余玠神出鬼没的打法将自认为战无不胜的蒙古人打得灰头土脸,余玠因此声名远播,凭军功晋升为大理少卿、淮东制置副使。
由于余玠战绩非常突出,于是他得到了宋理宗赵昀的亲自接见。君臣经过一番长时间对话后,宋理宗决定将川蜀的防务都交到他手上。官拜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兼四川总领兼夔路转运使。
余玠深知蒙古人在平原野战中势不可挡,但攻坚克难是他们的软肋。因此,余玠在入蜀后立即下令依山势筑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重庆合州附近的钓鱼城。
钓鱼城山势耸立,山下被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水环绕,只有东面可以登临。此外,钓鱼城地处要冲,通过水路可以轻松抵达川蜀各地。
从1246年至1252年,蒙古军多次攻蜀。南宋川蜀守军在余玠的带领下奋起反击,不仅屡次化解了蒙古人的进攻,还在1250年发动了一次漂亮的反击战。
然而随着余玠威望日益高涨,临安朝廷这边却对他失去了信心。1253年,宰相谢方叔、徐清叟等人诬告余玠拥兵自重,独揽大权。宋理宗也担心对蜀地失去控制,于是下诏要求余玠回朝廷述职。余玠悲愤交加,在动身前病倒,忧愤而死,终年五十六岁。不过,余玠虽然身死,但他的事情却还没有结束。
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亲率大军进攻四川。蒙古军一路势如破竹,但在钓鱼城下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抵抗。蒙古人花了大半年时间,屡次组织强攻,可钓鱼城安然无恙。
1259年8月11日,蒙哥在钓鱼城下被南宋抛石机击中,重伤而亡(一说患痢疾病逝),蒙古的这次攻宋之战随即中止。余玠当年在四川经营的山城防御体系在此战中大获成功,南宋国祚也因此又多延续了数十年时间。
参考文献:《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