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古话:伸手莫打没娘崽,开口莫骂没爹人

2020-09-20 20:52:39 作者: 江西古话:伸

我是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藤田镇岭南村人,我们村里有一座祠堂,名叫启明公祠。小时候,经常有老人在启明公祠门口“讲古话”。有一位长辈,曾经在启明公祠门口,教我说:“

伸手莫打没娘崽,开口莫骂没爹人。

不是每个人,都有完美的家庭。总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成为没爹或者没娘的苦命娃。我们江西人,一向有教育孩子要善待苦命娃的优良传统。欺负苦命娃,在我们江西人眼里,是很丢脸的事情。

图为启明公祠,拍摄于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藤田镇岭南村。

苦命的娃,需要关爱,我们江西人,素有抚恤幼孤的传统。吉安人抚恤幼孤的典故,以欧阳晔和欧阳守道最有名。两个人抚恤幼孤的事迹,都被正史《宋史》记载。我今天就通过欧阳晔与欧阳守道的典故,讲一讲江西人抚恤幼孤的优良传统。

欧阳晔,字日华,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沙溪镇泷冈村人。欧阳晔是欧阳观的弟弟,是欧阳偃的儿子。欧阳观是欧阳修的父亲,欧阳修4岁的时候,欧阳观就去世了。

古代的时候,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没有父亲的孩子,就是孤儿了。欧阳观去世之后,欧阳晔承担起抚恤孤侄寡嫂的责任。

图为欧阳晔浮雕形象,拍摄于永丰县沙溪镇欧阳文忠祠。

欧阳晔自己有四个儿子,还有一个女儿,再加上欧阳修母子的开销,使得欧阳晔经济压力山大。欧阳晔含辛茹苦,硬是把欧阳修培养成才。欧阳修成名之后,朝廷为了表彰欧阳晔的善举,追封欧阳晔为兵部都官员外郎。

跟欧阳晔相比,欧阳守道的事迹更加感人。《宋史》不惜笔墨,描述了欧阳守道抚恤孤侄的事迹。

欧阳守道,庐陵永和人,就是今天的吉安县永和镇人士。欧阳守道的哥哥不幸早殁,他的嫂子也撒手人寰。欧阳守道义无反顾,承担起抚养两个孤侄的责任。

图为文天祥题写的门坊,拍摄于永丰县沙溪镇欧阳文忠祠。

欧阳守道为了抚养两个孤侄,30多岁还没有结婚。古代的人结婚早,男人18岁左右,就应该成亲了。欧阳守道为了抚养孤侄,耽误了终身大事,当真是令人钦佩。

欧阳守道是男人,就算是有抚恤孤侄之心,也没有甘甜的乳汁给孩子们吃。欧阳守道看着孤侄嗷嗷待哺,却无可奈何,只能抱着两个孩子哭泣。

这件事情,典出《宋史》的记载,原文是:“

守道之兄之妻蚤丧,其子演五岁余,且多病,浚生甫数月,守道三十未有室,顾无能乳哺者,日夜抱二子泣。

图为欧阳修雕像,拍摄于永丰县沙溪镇欧阳文忠祠。

乡亲们看到欧阳守道哭得可怜,纷纷伸出援手。有母乳的乡亲,轮流给欧阳浚哺乳。欧阳浚在乡亲们的哺育之下,吃着百家奶长大。

欧阳守道还收养了一个侄女欧阳氏,欧阳守道把侄女抚养成人,还把她嫁给自己的得意门生。欧阳氏的丈夫很有名,就是大名鼎鼎的文天祥。

文天祥是白鹭洲书院的学生,欧阳守道是白鹭洲书院第一任山长(校长)。欧阳守道认定文天祥日后必成大器,就把养女嫁给文天祥。

图为文天祥爱国精神宣传栏,拍摄于永丰中学。

文天祥成名之后,欧阳守道因为是文天祥的恩师兼岳父,也跟着声名鹊起。《宋史》能给欧阳守道列传,多多少少有文天祥的因素在里面。

欧阳晔和欧阳守道,在抚恤幼孤的时候,肯定不会想到会因此青史留名。他们的善举,无意中给他们带来了青史留名的美誉,这就叫“好人有好报”。

江西人抚恤幼孤的优良传统,在欧阳晔和欧阳守道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江西人把欧阳晔和欧阳守道精神代代相传,涌现了许多抚恤幼孤的好人。正是有了这样的优良传统,才有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