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封建帝王王图霸业的前后差别

2020-09-26 11:18:34 作者: 飞鸟尽、良弓

其意思是:封建王朝君主要想取得最高统治权、获得整个天下王图霸业,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首先获得天下的民心。要想获得民心,首先尊重民众的需求,给予民众所需要的,反对的不要给予。

因此讲,历代封建王朝的开国君主,要想成就王图霸业,首先要赢得是天下的民心。实行“仁政”,方可获取天下的民心。

二、“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历代封建王朝的开国君主,在拓土开疆,建立新的王朝之前,往往历经的是十几载或者数十年乃至两代至三代的后继者,方可建立一个新的王朝。

当然在秦朝建立之前,周灭商,前后历经周文王、周武王,历经百年,方可建立周朝八百年的江山。

秦朝在建立之前,从公元前336年,商鞅变法开始,秦国历经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和秦始皇七代人,前后历经一百多年征战,方可建立秦朝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因而讲,一个王朝建立,前后需要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支持,其中人力是最根本的。

一个首领想要成就开创自己的盛世王朝,必须有充足的武将和谋臣的支持,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无论文臣还是武将,这都是一个首领在创业的过程中,最急需的东西,不然怎么会有历史上“三顾茅庐”、“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故。

因此讲,一个封建王朝开创,其首领必须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因而讲,凡是有作为的封建王朝开国君主,在创业的过程中,必然熟知人才的重要性,这才有的封建王朝开过国君主“礼贤下士”。

封建王朝君主开国之后

三、彰显皇权至高无上的权力。

汉高祖刘邦曾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

自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自称始皇帝开始,秦始皇希望秦朝的江山,可以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同时秦始皇规定:“朕”乃皇帝专用,传国玉玺作为皇权最高权力的象征。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和“君权神授”,再次强调封建社会皇权至高无上,皇权独尊的地位。

因而讲,当一个创业的首领,经过数十年的奋斗后,开创一个新的封建王朝,为了彰显自己皇权独尊的地位,因而封建王朝的君主,在开国后,对待曾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有功之臣,一方面进行高官厚禄的封赏,同时另外一方面,又对外这些有功之臣进行严格的等级划分。

尤其是开国皇帝,要确保自己皇权独尊的局面,必然对这些有功之臣进行有效的等级划分。以此区别皇权和臣子的地位区别。

四、巩固皇权,确保封建王朝的统治。

历朝历代的封建王朝君主,都深知创业的艰辛,因此在建立封建王朝后,当天下一统,四海归一时侯,开国君主为了江山永固,同时为后继之君创造一个稳定有利的局面,开国之君在开国后,或者驾崩之前,对待曾经的有功之臣,一方面进行震慑或者多其权力,另外一方面,可能就是不容于世。

这样的案例在封建开国君主中,数不胜数,如:汉高祖刘邦在建立大汉王朝后,为了确保“刘姓”江山的社稷永固。在西汉开国后,刘邦就开始忙着征战,铲除其他异性王,一直到刘邦驾崩前,刘邦相继灭掉张耳、彭越、英布、臧荼、韩信、韩王信、卢绾等七位异姓王。而后刘邦大肆分封刘姓子嗣为王,镇守西汉各地。同时刘邦规定“非刘姓者为王,人人得以诛之”。

赵匡胤建立大宋王朝后,为了巩固江山,出现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

朱元璋在建立大明朝后,在朱元璋执政的中后期,为了确保朱家的江山永固,朱元璋学习西汉的制度,在全国各地分封自己的数十个儿子为王,以此巩固大明王朝,同时朱元璋对待大明朝的开国功臣,相比较刘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