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就凭着将军印一路向西,边走边招兵买马,凭借陈胜的威望和反秦的声势,当周文到达函谷关时,就已经有兵车上千辆,士卒十余万,周文也成为秦朝统一以来第一个攻破函谷关的人,这让秦朝统治大为吃惊,一百年来,还没有人攻破过函谷关,于秦二世与大臣们商量如何办?身为秦国少府的章邯给秦二世出了一个主意:
《史记 秦始皇本纪》:二世大惊,与群臣谋曰:“柰何?”少府章邯曰:“盗已至,众彊,今发近县不及矣。郦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
章邯的意思就是说:现在盗贼已经来到这里,兵众势强,现在调发附近县城的军队为时已晚,郦山刑徒很多,希望能赦免他们,发给他们兵器,让他们出击攻打盗贼。
这也就是刑徒军的来历了,出自章邯出给秦二世的计谋,秦二世也同意,于是秦朝就组建了刑徒军以章邯为统帅,发兵攻打拥兵数十万的周文,一战击败周文,把周文部打出函谷关,并一口气追杀,最终周文战败自杀。
三、刑徒军有多少人
骊山的囚徒有多少人?秦始皇刚刚统一天下时,曾把全国的囚徒都集中到骊山来为自己修建陵墓,史书上记载了当时的刑徒数量有70万人,秦朝刚刚统一天下时,整个天下的百姓不过3000万人,囚徒都有70万,这里猜测刑徒应该大部分是原六国投降的军队,否则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刑徒,大部分是青壮年,因为要干苦力活,不过那是公元前221年,离秦二世调发刑徒攻打周文相距15年时间。
再加上秦二世关闭秦始皇陵墓时,被关中陵墓的奴隶、工匠、陪葬的嫔妃,以及刑徒也是不计其数,15年来,秦始皇时期的那批骊山刑徒早就物似人非了,不是老死了,就是病死了,累死了,秦二世时期的骊山刑徒一定是各个地方送上来服徭役的百姓,不是原来那批70万骊山刑徒,比如刘邦原本就是送服徭役的百姓到骊山的,因为半路有人逃走,所以索性把这批人全放了,亡命芒砀山,这也是刘邦起兵反秦的原因。
史书上记载了周文打进函谷关的军队数量有数十万,具体是多少,也并没有清楚的记载,周文可虽一步一步打进来的,还是有战斗力的,秦军如果人数少了,肯定不是周文对手,毕竟周文都能攻破函谷关,已经无法准确地预测章邯击败周文的军队到底有多少人,只能是猜测,至少有10万人。人数少了,无法击败周文,再就是因为军队是临时拼凑的,人数也不会太多。
四、章邯刑徒军的组成
传统意义上,总认为章邯手下的军队是由刑徒组成的,到巨鹿之战时,已经有20万人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
章邯的军队中确实有骊山刑徒,但并不全部是,甚至都不占多数。刑徒是指犯了法的百姓,被征来服徭役的,章邯说的是骊山徒,并不是说骊山刑徒,徒在古文中的意思既有刑徒的意思,也有服徭役的人的意思,前面讲到的刘邦曾经带了“徒”送到骊山,这里的“徒”就是服徭役的人,这些人并不是刑徒,而是普通的百姓,这部分人称为徭役。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
一支军队,光有刑徒和徭役,是打不了仗的,章邯给秦二世献计时曾经说过:征发附近县城的军队来不及了,注意是来不及了,并不是没有了,也就是说咸阳附近还是有不少郡县兵的,只是时间来不及征发,章邯率军先把周文打败了,赶出了函谷谷,然后继续追着周文打,直到周文自杀,这个过程中,秦国关中地区肯定是要不停地给章邯增兵的,同时秦国的总动员令肯定也在章邯击败周文的同时开始实行,虽然当时秦国稳固的地盘只剩下了关中和巴蜀两地。
史书上的记载也证明了这个观点,秦朝除了征调郡县兵之外,还大量征发关中子弟从军入伍作战,这些人全部充入章邯在关东的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