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如何知道的?其实也很简单,唐朝人喜欢游历,当然也可以说许多人为生活奔波,自然会在不同的地方,感受不同的气候变化。又唐朝驿站发达,风霜雨雪的变化,可以通过书信传递。自然有同时不同天的感受。
难得的是人人都写中秋月美,他却质疑了这样的美是区域性的。没准这边天晴那边雨。这种忧患是现实主义的,也给一些热闹泼了水,具有冷峻的警示作用。
“王母妆成镜未收,倚栏人在水精楼。
笙歌莫占清光尽,留与溪翁一钓舟。”成彦雄《中秋月》
这首诗很有李商隐的神话风味。且如此的幻美。说月亮是王母娘娘的宝镜,梳妆完了懒得收,就让它挂在了天上。王母之镜,何其华美皎洁。
是王母在琼楼玉宇靠着,想念穆王呢?还是人间有人此夜相思,在如镜子一样的月光下,站在楼头。月光之美,何其宁静明澈。
那湖中的画船笙歌,请你们让个道,不要将如此月色都占用了,只是为了宣泄你们红尘里的俗气。这样美的月色,只适合那些心地澄澈的与世无争的高人和渔夫,让他们和他们的船,没有你们这些俗歌艳曲的打扰,静静泊在这美丽的月光下吧。
如诗如画。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
满衣冰彩拂不落,遍地水光凝欲流。
华岳影寒清露掌,海门风急白潮头。
因君照我丹心事,减得愁人一夕愁。”殷文圭《八月十五夜》
这时候是真真浩大又有人间气,充满了节日的喜悦与赞美,有着雄浑的盛唐之气。月亮升上天空,像镜子一样照耀九洲,最团圆的秋月,也是人间最盛大的团圆夜。
遍地水光,沾衣冰彩,月色与人间交融。而月亮至高至远,高,它落在了华山岳山的仙人掌上,远,它照耀钱塘浪潮,千堆狂雪。
而明月照耀心底的相思,因月色浪漫浩大,二减去了思乡的忧愁,这是我看到最壮丽的月色,大唐中秋的月夜全景。
“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
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
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
自古人皆望,年来又一年。”栖白《八月十五夜玩月》
就是它们八月十五的月亮和其他的圆月之夜的不同。其他时段的月亮不可谓不美,然而都不及中秋的月色,特别亮,特别圆。这当然是秋天天空明净,云雨少,月亮光穿透大气层时,少有障碍,呈现特别的美,更因为中秋是个满满人情团圆的日子,心理上就已经为月亮加了分。
明净圆润爽亮皎洁就是中秋的月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张九龄 (唐)《望月怀古》
这是一首大气又饱含人情味的望月诗。那海是大海,也是云海,天海,一轮月亮生出来,升上来,这是所有人都在看到明月呀,是古老的,永恒的,唯美的,是有着独特韵味的团圆之月,相思之月。而正是人隔千里,却共着一轮婵娟,将中国人内心独特的团圆之情表达出来。
虽然我不能和你在一起,但同样的月亮照耀你我,月光是无声的相思,它在身上,在手上,它在梦里变成河流。
每年读到这首诗,都会让很多人感慨万千!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司空图《中秋》
简短,仿佛白话,然而却又有万般的道理。若是中秋节没有月亮,就象画龙没有眼睛,吃菜没放盐,让人觉得少了些什么。没有月亮的中秋节,虽然也团圆,也热闹,然而仿佛少了天地为证,明月相伴那种透彻和笃定。
所以中秋是月亮的节日,是人与自然应和的狂欢。
唐朝的中秋节并没有宋朝之后的盛大,宋朝之后成为一个世俗的节日,中秋更注重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但是唐诗中秋的魅力在于开阔,大气,更注重自然之美对心理的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