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期,法皆斩”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律真的如此严苛吗

2020-09-29 00:50:38 作者: “失期,法皆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开农民起义之先河,可谓是人尽皆知,在《史记·陈涉世家》中写的很清楚,陈胜吴广起义起初的动机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于是,“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陈胜吴广策划起义的起点是“失期,法皆斩”,这一理由看起来无懈可击,毕竟吴广自己都说了“等死,死国可乎”,陈胜简单思考一下自然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上图_ 陈胜吴广起义

但是1975年以来,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一千一百多枚竹简,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等等。根据这些法律,我们发现秦朝的法律,似乎并没有到迟到即斩首的地步。

在《秦律十八种·徭律》中,我们发现了如下记载:“御中发征,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其得 (也),及诣。水雨,除兴。”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服徭役迟到个三天五天的,口头批评一下就行了,也就是说,迟到六天或者十天,罚一个盾牌钱,迟到十天以上,罚一个甲胄的钱。至于前面的“御中发征,乏弗行,赀二甲”,这话的意思是,干脆没来,罚两甲。

而最重要的一句是最后的四个字“水雨,除兴”。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遇到大雨,免罚。

也就是说,陈胜吴广他们根本不会受到处罚,即使有,也不会是死刑。

上图_ 秦律是中国秦代法律的总称

但是陈胜吴广是什么反应呢?他俩聚集了所有人并发表了一番演讲:今天我们遇到大雨,已经延误了时间,延误时间按律当斩,就算我们侥幸没有死,戍边而死的也是十之六七,大丈夫不死就算了,死了就要有大名声,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吗?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假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则以,死则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不止如此,他还伙同吴广在鱼肚子里塞入写着“陈胜王”的字条,在草丛中假装狐狸呼喊“大楚兴,陈胜王”。如果这么一想,陈胜吴广的用心简直昭然若揭,他们利用大伙对所谓的“失期当斩”的恐惧,对追随陈胜功成名就的向往,有意的散播谣言捏造事实,忽悠众人走向了造反之路。

上图_ 陈胜吴广起义进军路线

当然,陈胜吴广的下场也是非常的广为人知,当时确实是天下云集响应,但这些响应者往往“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而陈胜吴广本人更是“猝然而兴,暴起而卒”。

那么,这么一看,陈胜吴广其实就是个野心勃勃的阴谋家,有意的通过煽动、诱导、裹挟等手段引导了这一场所谓“群情激愤的”农民起义来实现其野心。

“假如遇到大雨而耽误了时间,处罚首领是正常的情况,但将全体人员全部斩首,这的确是非常残暴的法律;究竟秦朝是不是有这么一条残酷的法律?陈胜的话是不是真的有秦朝的法律作为依据?司马迁在记载的时候并没有说明陈胜的话是出自秦朝哪条法律;由于秦朝的法律被汉朝当局全部毁掉,司马迁也难以从秦朝的法律找出依据。因此这段没有依据的记载就成了秦始皇‘残暴’的一个重要的依据。”——引自磊光《陈胜吴广起义,本身就是一个阴谋》

这一说法自从对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出土以来就被提出,而且一度十分流行。

上图_ 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葬中出土的秦简

那么,这一说法是真的吗?陈胜吴广真的是野心勃勃的阴谋家吗?

其实这件事并没有那么简单,即使在目前的学界中也还是各执一词,没能够盖棺定论。其实这件事的复杂之处,就藏在陈胜的演讲之中,我们再回来看陈胜的演讲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