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的前身是峄县和滕县的行政区域,如何演变成现在的五区一市

2020-09-29 18:30:35 作者: 枣庄市的前身

枣庄居于苏鲁豫皖之间,“北负蒙峄,南控江准,西走梁宋,固济、兖之屏障而东省之襟喉也”。大运河穿行而过,津浦铁路横贯南北,薛枣支线连接市区,交通十分方便。北部崇山峻岭,峰峦叠嶂;南部千里沃野,稻花飘香;万亩石榴园花红似火,百里微山湖碧波荡漾。枣庄是一个气候寒暖适中,资源丰富,风光怡人,名胜古迹荟萃的地方。

万亩石榴园

枣庄市南北长96公里,东西宽56公里,总面积约4550平方公里。现在的市驻地,早在唐代就已形成村落,当年因枣树繁多而得名。历经千余年,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逐渐演进为集镇,以至建成为现在初具规模的新兴工业城市。

枣庄新城

枣庄市的前身是峄县和滕县的行政区域。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是 夷族的居地。相传五千年前的女娲(wa)就生于枣庄地区,现仍存有皇母山女娲故址。四千年前的轩辕黄帝将其十子封于滕,至殷末灭亡。夏朝第六代国君少康在峄地建立了诸侯国——鄫,封其子曲烈于此,传至春秋,为莒所灭。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封其异母弟叔绣于滕,后为宋所灭。战国时期,峄地属楚国,改称兰陵,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荀况受楚相春申君之命出任兰陵令,死后安葬在兰陵城。

春秋战国时期地图

秦统一中国,兰陵和滕县属薛郡管辖,汉朝改兰陵为承县,滕县为蕃县,三国时均属曹魏东海郡。公元291年,晋惠帝设兰陵郡,辖五县。隋文帝开皇年间,恢复承县(不久改为鄫州)、滕县建制,属徐州部彭城郡。公元627年,唐太宗撤鄫州,置承县,属沂州管辖。宋沿唐制。公元1218年,金宣宗完颜珣撤承县,置峄州,改滕县为滕阳州后称滕州,属山东西路。元朝将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总管府移至滕州。公元1369年,明太祖降峄、滕二州为县,隶属山东布政司济宁府,后改属兖州府。清沿明制。民国初属山东省鲁西区。抗日战争以后,为适应战时需要,区划很不稳定。除置峄县、滕县外,这里还先后建立过白彦、临城、麓水、双山、凫山等县,并多次调整,划入划出。

近代史地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峄县属台枣专署,滕县属尼山专署。1950年5月,台枣专署、尼山专署撤销,设置滕县专署,1953年7月改为济宁专署。1959年11月21日,峄县治所由峄城迁往枣庄。1960年1月,撤销峄县,成立枣庄市,初辖12处人民公社,仍属济宁专署。同年3月11日,临城公社由滕县划归枣庄。1961年11月24日,枣庄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辖四区一镇。1972年12月,枣庄镇划入齐村区,并将13处大公社调整为53处小公社。1976年7月,撤销枣庄镇,设置市中区。1979年7月滕县划归枣庄市。1983年11月,撤齐村区置山亭区。至此,今枣庄市五区(市中、峄城、薛城、山亭、台儿庄)一市( 滕县,1988年改为滕州市)的格局形成了。

市中区东湖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