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白帝托孤之后,诸葛亮为何开始屡吃败仗?

2020-10-03 08:55:50 作者: 刘备白帝托孤

刘备白帝托孤之后,诸葛亮为何开始屡吃败仗?

在三国谋士这个圈子里,大家所共同认可的,想必其中一定有诸葛孔明大人,诸葛亮作为一个出场便自带BGM的男人,“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感”,一下子就把刘备给惊艳到了,之后一曲《隆中对》为刘备点明了征服天下的道路,随后“追随先帝二十,有一年矣”,最后白帝城托孤。

在演义当中,诸葛亮似乎已然神化,但不知为何,在刘备逝去之后,诸葛亮五次北伐,次次失败。最后兵败五丈原,死而后已。那么,其中缘由究竟为何呢?且听笔者细细道来;

一、差距太大,难以弥补

刘备晚年时期失去了早年的理智,不听劝阻率大军征伐东吴,却不想大败而归,伤了国家元气不说,自己也撒手人寰。

白帝城托孤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蜀国都没有停下征战的步伐,按照诸葛亮自己所说,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地,开垦荒地,种植粮草。咱们都知道蜀地多为丘陵地带,论粮草,是不可能比得上曹操所在的关陇之地的。

自古以来便是北方富庶,经济体的南移是在南宋时期,距离三国时代还早得很呢。在此期间,又有诸葛亮七擒孟获,虽然看是诸葛亮以智取胜,但实际上也是耗费了不少兵力,要知道在古代,打仗打的不仅是人,更是粮草。因此虽然在这之前,诸葛亮带人开发了不少田地,但仍然没有办法满足国家这个庞然大物的需求。

在看曹魏,曹操在赤壁之战之后一直处在休养生息状态,再也没有过规模极为宏大的战役,多年的休整之后,曹魏才算是真正的富庶一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蜀汉与曹魏的差距是越来越大,虽然蜀汉方面占着其智如妖的诸葛亮,似乎非常强势,五次主动北伐,有几次差点兵临城下,但基本上都是铩羽而归,终究还是因双方差距难以弥补。

二、蜀道之难,难于上天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并不是空穴来风。然而不巧的是,诸葛亮出兵北伐,蜀道却是必经之路,故而诸葛亮也是发明了木牛流马,想要以此来解决粮草难以运输的问题,解决了吗?

小说中说解决了,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蜀道上有许多高低不平的地势,粮草难以运输,要耗费大量人力以及时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古代行兵作战的不二准则,但凡不遵守此条例的,必败无疑。有好几次,司马懿派兵断掉了诸葛亮后方的粮草,诸葛亮便无计可施,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是?

很多时候,士兵在前线拼死杀敌,但是后续粮草却供给不足,吃不饱,必然人心浮乱。那么失败便是必然的了。熟读三国历史的朋友肯定知道,有许多次北伐期间,虽然占领了不少地方,但是一段时间之后,诸葛亮就会下令撤军,原因无他,却是粮草不能按时送达,故而蜀道之难是北伐的第一大艰难险阻。

三、智不在兵,而在治国

说完了这些外部问题,咱们再来看一看诸葛亮本身的问题;虽然在文章的开头,说诸葛亮是三国谋士圈里的领头大哥,但并不能将其视作神明一般的存在,也不能说其算无遗策,在领兵作战方面,诸葛亮却并不是真的非常擅长。

在真正的历史当中,诸葛亮更加擅长的是治理后方。之所以刘备在得到诸葛亮之后前行无碍,屡战屡胜,有很大的原因是诸葛亮稳住了后方,保证粮草运输得当,保证兵源充足,保证后方稳定,这才使得前线杀敌的将领能够专心致志。

咱们都是被三国演义欺骗的那一类人,都觉得刘备是无能之辈,要是没有诸葛孔明,刘备肯定是不能成就一方霸业,其实不然,细想之下,你就可以明白。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