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祝允明草书长卷亮相,天津博物馆展明清书迹

2020-10-01 10:38:48 作者: 文徵明、祝允

从明代文徵明《草书五律二首诗卷》、《行书雨中放朝诗轴》到祝允明《草书杜甫山水障歌卷》、王宠《行书西苑诗卷》等珍贵书法今天起将亮相天津博物馆“深心托豪素——馆藏明清书法精品展”。

澎湃新闻获悉,此次展览从10月1日起正式对外展出,展览精心遴选出馆藏明清书法作品73件(套),其中,一级文物6件(套),二级文物22件(套),三级文物23件(套)。在呈现书法之美的同时,以点带面地勾勒出明清两代书法的发展脉络。

天津博物馆展出现场

天津博物馆展出现场

据天津博物馆介绍,“深心托豪素”的题目是借用清代乾隆为“三希堂”写的联语,也是希望观众通过这一展览深刻体味中国书法之美。天津博物馆收藏历代书法墨迹十分丰富,此次展览精心遴选出馆藏明清书法作品73件(套),其中,一级文物6件(套),二级文物22件(套),三级文物23件(套)。

展览分为“承规骋势──明前期书法”“法书归吴──明中期书法”“遒丽天成──明后期书法”“异彩纷呈──清前期书法”“承前启后──清中期书法”“茂密雄强──清后期书法”六个单元,以时间为经,人物为纬,编出一幅中国明清书法史的瑰丽织锦。旨在呈现书法之美的同时,以点带面地勾勒出明清两代书法的发展脉络。

明清是中国书法史上重要的发展时期,名家辈出,风格多样。明代以崇尚传统帖学为总体特征。清代被称为“书道中兴”的一代。清初,明末遗民书法家个性鲜明,书风独特。清末,书坛已是碑学天下,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等书法家,从北碑中吸取茂密雄强之气质,成为一代大家。该展览策展人张夏在接受相关采访时表示,以前的展览,由于展柜尺寸受限,只能展出作品的局部,这次把作品尽可能全面地展示在观众面前,让大家更为直观、立体地感受明清时期的书法之美。

透过古人笔迹,既可以读出祝允明之潇洒,文徵明之温润,陈淳之率意,董其昌之秀逸,徐渭之狂狷,王铎之奇险,傅山之古拙,张照之严整,刘墉之圆融,郑燮之错落,晚清碑学诸家之雄强。

如展出的明代文徵明草书《五律二首》诗卷,结体开展奔放,张弛有致,整幅作品上下呼应,左右映带,血脉相通,气贯神溢。文徵明享大年,一生勤于创作,是一位多产的书法家,但传世的草书作品绝少,此作可谓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佳构,弥足珍贵。文徵明,初名壁,字徵明,长洲(今江苏苏州),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书法造诣深厚,临学精博,篆、隶、行、草各体兼工。

明 文徵明 草书五律二首诗卷

明 王宠 行书《西苑诗》卷

董其昌书录唐储光羲《田园杂兴八首·其一》,点画浑厚,强调粗细对比,细笔更细,极富弹性,粗笔更粗,显得苍劲朴拙。笔法劲健,结体端稳开张,字、行之间疏朗匀称,从中可窥其书法所受颜真卿的影响。

第一单元是“承规骋势──明前期书法”,明前期书法主要延续元人书风。在皇家的提倡下,楷书上追晋、唐,近学元代诸家,在翰林、中书舍人中形成圆润平整的“台阁体”书法。成化、弘治年间,钱溥、张弼等一批书家意欲冲破“台阁体”规范,创立新格。他们复归传统,广泛临习前人成法,寻求新的审美意趣,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书法艺术风貌。

展出现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