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否残酷无情,看看他称帝后怎么对待姐夫,或许改变你认知

2020-10-03 20:07:05 作者: 朱元璋是否残

六年后,大祸也降临到李家。数月内,李贞母亲和他四个弟弟先后病卒,紧接着又是佛女和她的一子二女,一家11口,仅剩下李贞和幼子李文忠,情形之凄惨不可言状。

当地已无法生存,李贞带着李文忠到淮东避灾,直到至正十四年(1354年),听说朱元璋已是滁州主帅,这才前往投奔,路上艰苦难行,到达时已形同乞丐。

亲人分别再次相见,朱元璋也是涕泪纵横,在他的皇陵碑中记下了这段感情:

李贞此时年事已高,但之后仍然为朱元璋在军中效力过,留下两次记录:

一次是至正二十五年,张士诚派20万大军攻打诸暨,李贞父子正是城中主将,他执掌军务,令李文忠引兵出击,大败敌军。

一次是至正二十六年,严州城内防务空虚,降卒密谋叛变。李贞察觉后,设宴召集降卒,在席上将大部分人灌醉后生擒,然后械送到应天,避免了一场兵变,朱元璋“大喜”。

李贞忠诚可鉴,朱元璋对李贞的感情也出于赤诚,两人上演的是一出亲情佳话,这绝非利益交换可比。

洪武二年六月的一个晚上,朱元璋做了一个梦,梦到了往日居住破旧的房屋和自己父母,李贞正在屋中伺候。醒后老朱嚎啕大哭,第二天早上他立即写下致驸马李贞的手书,派遣内官代表自己前往杭州探视李贞。

这份手书,经历六个半世纪的风雨,至今完好无损,是难得的朱元璋墨迹。

洪武三年,李贞已年近七十了,朱元璋意识到李贞时日不多,想再多看李贞几眼,自己又朝务繁忙。于是下诏,在南京西华门旁新建宅邸,让李贞搬来居住,给李贞的待遇是“敕免常朝,赞拜不名”,又亲自到李贞府内赴宴,自己没空,就常派长子朱标和其他儿子代表自己慰问。

朱标此时早已封太子,其他儿子也都封王,这份恩典,李贞绝对是独一份。

朱元璋和李贞见的最后一面,是洪武十一年六月,李贞突然得病,口不能言。

朱元璋闻讯,立即亲自赶到李贞宅邸,拉着姐夫的手问:“还认识我吗?”李贞已无法讲话,只能流泪点头以对,朱元璋也不禁动容,呜咽不止。

这一刻的朱元璋,身份不是皇帝,只是个普通的老头,表现出的只有发自内心的亲情,李贞对他来说,承载着家族的寄托。

朱元璋下令尽量延长李贞生命,奈何李贞已76岁,大限已到,很快薨逝,朱元璋为此辍朝三日,亲临祭奠,追封李贞为“陇西王”,谥号“恭献”。

从以上种种来看,李贞生前封公,死后封王,并不仅是依靠老婆儿子的庇佑,与他自身也是分不开的。既是世交,又是,更是姻亲,三重身份下才是全部原因,老朱虽对大臣凶猛,其实也是个重感情的人啊。

李贞是朱元璋称帝后仅存一个活着的同辈亲人。他也并没有因皇帝的荣宠而有一丝得意,保持着谦卑与简朴,“一旦富贵而忘贫贱,君子不为也”,“今上方以勤俭化天下,吾为戚里之长,苟为奢靡,何以劝率家人!”其一贯保持的正人君子作风,也是朱元璋对他一如既往尊敬的重要原因。

李贞薨后,先是葬于盱眙灵迹斗光山,后被李文忠“还葬于先陇”,与朱元璋二姐佛女的灵柩合葬于滁州明光。按照明制,驸马公主合葬坟以公主封号为名,所以称为“曹国长公主坟”,流传到今天,当地俗称“曹姑坟”,地名一直流传到今天。

在这里在这里推荐一套明史泰斗吴晗先生的作品,《大明王朝三百年》+《明朝锦衣卫东西厂》。

吴晗专攻明史数十年,作品都是权威经典之作,以史料详实,分析缜密而著称。

吴晗这部著作在被尘封近70年后,才在2012年首次单独出版,对明朝爱好者来说,这不啻是个福音,从此好评如潮,一版再版。

这套书比《万历十五年》更全面,比《明朝那些事儿》更真实,要探究明朝真相,吴晗经典读本不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