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布反汉后,楚地努力组织防守,为何却毫无效果?

2020-10-04 11:19:49 作者: 英布反汉后,

楚地部队的算盘打得不错,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三支部队中的一支被击败后,另外两支立刻溃败逃散。

其实在战前,已经有明白人预料到了这种局面,对分兵的做法提出了异议:或说楚将曰:"布善用兵,民素畏之。且兵法,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今别为三,彼败吾一,余皆走,安能相救!"

其实分兵并没有错,楚地部队错就错在不应该在散地分兵。

何谓散地?这个概念最早见于孙子兵法,"散"指的是人心溃散: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

古代军事指挥集大成者,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今天,当我们看体育比赛时,会发现主场队伍会拥有巨大的优势,然而在战场上时,每个人都有生死危机时,主场优势就荡然无存了。

对于国家和将领来说,在本土作战最可怕的情况就出现了:这帮大兵不仅知道怎么跑,往哪跑,还因为惦记着老婆孩子于是非跑不可!

你跑我跑大家跑,这仗就没法打了!

毕竟自己从小生活在这片土地,对地貌地势、城市布局、山川河流、风土人情十分熟悉,只要带着全家老小躲到安全的地方,等战乱过后一样可以阖家团圆、幸福生活。

如果同样的部队,到了陌生的地方作战,即不知道往哪跑,也不知道逃跑后是否安全,在这种背水一战的情况下,他们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发挥出最强大的战斗力,这就是《孙子兵法》强调散地则无战的重要原因。

理解了散地用兵后,可以重新回顾史可法守扬州,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古代有慈不掌兵的说法,这个成语已然将战争中残酷的暴行进行了美化。我们常常能看到敌军攻城,城内百姓誓与国家(政权、城主、将领都可以额)共存亡,男女老少一起走上城头,全民皆兵,最终打败了敌人的进攻,军民欢呼雀跃,其实这种描写背后有着血淋淋的现实。

守城之时,城池本身就是标准的散地,如果城内军民不肯全力抵抗,有的是办法逃生,比如躲藏在地窖中、开城门纳敌、杀主将投降,在生死存亡时刻,仅靠法律或者道德是难以约束住人类的求生欲望的。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许多老人、妇女、儿童都被拉上城头,这也告诉了士兵和青壮年百姓一个道理,那就是你保卫城池,实际上保卫的是你的家园、父母、妻子和儿女,只有城池安稳他们才能得到善终,万一敌人杀入,他们也会因为负隅顽抗而被杀害。

诸如此类的行为,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破除散地用兵的负面影响,可惜当时的楚地部队没有明白这个道理,才会在英布的冲击下一败涂地。

参考文献:

【1】《汉书·传·韩彭英卢吴传》

【2】《史记·七十列传·黥布列传》

【3】《孙子兵法·九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