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与周代的“生死观”:神灵渐渐消失,“人”的意识开始觉醒

2020-10-05 11:18:50 作者: 殷商与周代的

面对死亡逼近,在先秦诸子各家学说出现以前,中国的先人可从一个途径得到内心平静与安慰,那就是原始宗教的死后信仰。

相较于世界各大宗教的死后信仰,如基督教的天堂与地狱,佛教的西方极乐世界与地狱,古代中国已有自成文化的“彼世”观念。

借“彼世”观念来消解死亡恐惧

在殷商时代人们的眼中,先王、先公死后灵魂会上天,成为上帝的辅佐,是故卜辞中常有先王“宾于帝”之文,“宾”为配享之意。

殷人认为先王死后升天,配享于殷人之上神旁,可见死去的王、公是可以“死而不亡”的,不但死后并未绝灭,而且可以维持其生前之身份,更具备支配人间的超自然力量,性质与神接近,如“盘庚迁都事件”——盘庚通过死后祖神的力量解决了迁都一事。

“盘庚迁都”画像

这些先王、先公死后对人世之事能洞烛机先,且有祸福子孙的能力,他们“活”在另一个世界,并能与现世互相感通。因此,早在殷商时代,中国即相信人能“死而不亡”,至于这个天上世界是否对一般百姓开放,死后百姓的灵魂能否亦能不灭,今无足够的资料以证实。

然而,至春秋时期,在子产生活的时代,天上世界已非王、公之专有。子产曾提及,一般百姓一旦遇意外事故而横死,其魂魄亦能附着于别人身上,而大肆作怪;更何况以伯有曾于郑执掌政权三代,其养身之物,汲取之精粹又较一般百姓为多。所以,子产相信已死之伯有,其鬼作祟,乃是当然之理。

《左传》中的这一段清楚地说明,当时灵魂的观念已扩及每一个社会成员,只是社会阶级较高之魂魄仍较一般匹夫匹妇来得强旺且持久。子产认为死的存在与生前的生命力密切相关,或许不能算是当时普遍的认知信仰,有可能是他个人对此事的解释。

子产画像

由此可确知,在佛教东传以前,中国古代确有对死后世界的信仰勾勒。如果我们再将《左传·隐公元年》郑庄公之言:“不及黄泉,无相见也。”也算在其中的话,那么中国的死后信仰,至少可以追溯自公元前八世纪。

我们由这些原始信仰以及对死后世界的描写中,多少可以看出当时的人对生命的观感。他们普遍相信有一个“死后的世界”,人亦在死后成为鬼神。这些鬼神常以梦来作为人鬼相通的情境。

不仅如此,鬼神死后之世界大抵延续着生前世界的权力、影响力,基本上表现了“死后如生”的思维。而生者与死者之间,借由彼此相类似的世界,而紧密相关。这层熟悉感,除了可以多少消解即将往生者对于死后未知世界的恐惧,也借由此而衍生出许多的丧葬仪节,使往生者家属能自觉为已故家属多做点什么,从中安抚了亲人逝去的伤痛。

《东周列国·春秋篇》郑庄公剧照

无论是在神话中,或是在原始宗教中,个体的生命在死亡之后,总会有一去处,肉身的消亡冥灭并不会是生命的句点。这样的思维,的确在面对生死大关时可带来某种心理慰藉,这是一种借由“彼世”的观念来消解死亡恐惧之法。

周代人文精神的跃动

中国的生命思维,开始向前跨越一大步的时期,应要算在周之继商而起时,而进步的最大动力即来自于“人”的意识的觉醒。

人文精神的跃动,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尚鬼”风气中的殷商,于宗教崇拜之中,便是因在生存环境中所感受到的自身渺小,对客观生存环境中的无奈,而放弃自我的责任,并将一切问题交给了外在的神,此时的信心来自于对神的信心。

殷商时期君王

然而,这种风气到了周代慢慢开始产生变化,人渐渐在历史中取得了某种程度的地位。这部分可由青铜礼器上的纹样与图案窥得部分端倪。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