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第八雄中山国的曲折历史与覆亡教训

2020-10-05 13:38:46 作者: 战国第八雄中

中山两次失国又两次复国。公元前457年,晋国灭中山,公元前414年,乘三晋分家无暇他顾之际,中山武公复立,建都于顾(今定州境内)。武公仿效华夏诸国建立政治军事制度,中山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好景不长,公元前408年魏文候发兵灭中山,中山苦撑三年,最终于公元前406年沦为魏国的附庸。中山亡国后,桓公带领统治集团隐藏于太行山中,经过20多年的养精蓄锐,于公元前380年再度复国,建都古城灵寿。灵寿古城西北傍太行山,南临滹沱河,东面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桓公身勤社稷,行遍四方,忧劳邦家,注重学习中原文化,不断融入华夏文明。成公曾以秦为师,招贤、变法,中山走向鼎盛。

公元前327年,中山国君厝继位,与韩、赵、魏、燕共同称王,史称“五国相王”。公元前321年,燕王哙继位,后受蛊惑,禅让于相国子之。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子之之乱”,齐国乘机以平乱之名,派大军攻入燕都,中山国见有机可乘,也派相邦司马赒率军北略燕国,占领燕地数百里,夺取几十个城市,掠取大量青铜器等财物。

随着五国相王和伐燕胜利,中山国势达到了顶峰,“错处六国之间,纵横捭阖,交相控引,争衡天下”。

在中山人自我陶醉,自以为国家已经足够强大的同时,一场亡国的危机悄然而至,中山国并未引起足够的警觉并采取得力的应对之策。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军队战斗力有了很大提高。与此同时,赵国大搞外交活动,以孤立中山,为灭中山做准备。公元前307年赵国开始进攻中山国,中山人虽顽强抵抗,但在赵军猛烈攻击下,仍然败绩连连,五割城地,最终于公元前296年被赵国消灭。

其实,中山时刻面临着生存危机,即使中山君称王,貌似跻身于强国之列,或曰战国第八雄,但中山鼎盛时人口也不过百万之众,还是个千乘之国;即使中山伐燕开地数百里,掠城十几座,也不能表明中山有灭燕的军事实力,因为这是齐国伐燕,中山趁势打劫的战果,胜之不武;即使中山曾打破赵燕夹攻,败赵军,擒燕将,但并不能真正代表赵国的军事实力,况且赵武灵王又实行胡服骑射,促进了骑兵军团的崛起和军队战斗力的全面提高;即使中山开始强盛,那只是纵向对比,横向对比,中山地狭人少,资源总量有限,仍是大国搏弈的砝码和棋子,因此必须有在夹缝中生存的智慧和外交策略,韬光养晦,在保全自我的前提下,寻机壮大自我。而中山在齐魏伐赵之时,却引水围鄗,落井下石,背后捅刀,赵国人岂能轻易抹去不堪的记忆?赵武灵王在劝说公子成接受“胡服骑射”时就说:“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王丑之,而怨未能报也。今骑射之备,近可以便上党之形,而远可以报中山之怨。”趁火打劫燕国更是如此,燕国视中山为死敌,后来趁赵攻中山,而出兵伐中山,加速了中山的灭亡。再说称王,只是图虚名,得罪了曾经交好的齐国。对于中山小国,可能最好的选择就是左右逢源,静观鹬蚌相争,集中精力强兵富国,待机寻变。

6、中山国与秦国之比较。中山国属白狄族鲜虞部,曾居于陕北一带,后迁至太行山东麓。中山一个存续不足200年的蕞尔小国,两次失国又两次复国,曾错六国之间,纵横捭阖,交相控引,争衡天下,并创造了不逊于中原的青铜文明。

中山国最终为强大的赵国灭掉,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思索。

中山迁徙至晋国属地的太行山东麓,尽管占有地利,但毕竟夹在齐燕赵之间,且中山弱小,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似乎注定了中山最终灭亡的命运。

然而,弱国也会变得强大,甚至统一中国,秦国是也。那么,中山与秦国相比,差距何在?

一是秦国实行人才兴国战略,用人唯贤,不拘一格,有一套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安排,致使秦国人才荟萃。一些经天纬地的大才,为秦国的崛起和取得统一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如商鞅、张仪、白起、范睢、吕不韦、尉缭子、王翦、李斯等等。反观中山国,只有相邦司马赒算个人才,但也无法与商鞅、范睢、吕不韦等秦国相邦相比。中山国军队战斗力比较强,但缺少白起、王翦那样的著名军事指挥家和战将。这对中山内政外交和军事斗争的影响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