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开元铁牛”为何露天放置,无人保护?专家:无奈之举

2020-10-09 20:53:06 作者: 唐朝“开元铁

导语:文物承载着历史,许多历史事件都能在遗址中重现展现。中国上下几千年,遗留下来的文物不可胜举,相关保护措施也走在世界前列。很多文物都需要陈列于博物馆,或者修建专门的保护大厅,但也有例外之处。1989年,山西永济县(1994年撤县设市,变为县级市)出土唐朝“开元铁牛”,却一直露天放置,这又是为何?

历史上的“开元铁牛”

开元铁牛的修建和掩埋都与黄河有关,始建于唐开元年间,也可以称为“唐代铁牛”。黄河流经永济市,在东岸产生一大渡口,历史上称之为蒲津渡。蒲津渡是黄河交通要道,连接秦晋,位置突出,很多王朝都在此修建过浮桥,但最为著名的当属唐朝。

开元年间,为战略和经济需要,玄宗命令大臣张说对原有蒲津渡浮桥进行改造。张说把原有的木索桩改为铁牛和铁人,拴船柱子也相应变为七星铁柱。铁牛重30吨,总共有四尊,南北前后各两尊,用来栓铁索,铁索又和船相连,构成黄河上的最大浮桥。

依据唐朝的科技水平,此次改建,可以说是倾尽国力。为何制成铁牛,而不是别的牲畜?实际上和当时传统观念有关,根据《易经》记载“牛象征土”,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铁牛表达人民对征服水患的向往,有着良好寓意。自从唐朝对蒲津渡改造以后,宋朝该地仍然是重要渡口,但在元末战争中毁于一旦。浮桥被毁,只剩两岸的铁牛、铁柱、铁山和铁人。

到了近现代,就连铁牛也被掩埋于泥沙之下,直到1989年才重见天日。

“开元铁牛”出土

黄河铁牛之所以被掩埋,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其一,黄河泥沙淤积,河床抬高。随着黄河水向西移动,以及泥沙沉淀,铁牛逐渐被掩埋。其二,则和三峡大坝的修建有关。20世纪40年代的时候,枯水季岸边居民下水还能摸到牛角,但到60年代,铁牛已经被掩埋于河滩下2米有余,完全不见踪影。

1988年,永济县政府着手发掘铁牛以及相关遗迹,次年全部出土。四尊铁牛栩栩如生,装饰有莲花、菱花等各种花纹,长3米,高约2米,宽1米有余。从出土铁牛和铁柱中,可以领略唐朝筑桥工艺,也是建国以来首次发现黄河古渡口遗址。

铁牛也是我国最重文物,承担多个之最。出土有利于研究我国古桥梁建造、黄河治理、古代冶金技术,作用多多。但是面对如此庞大的文物,如何保护便成为难题。本来铁制文物就易生锈,再加上几十吨重量,就更难上加难。为此在相关人士建议下,只得原地露天保存,尽量减少移动。

对于“开元铁牛”的保护

镇河铁牛露出庐山真面目,永济县政府在山西文物局建议下,力求最大限度保护文物。先是把泥沙下的铁牛、七星铁柱和铁人,原地提升12.2米。然后按照古有陈列方式,放置于露天,供世人参观。对于石堤、台阶等相关文物就地掩埋,在铁人周围二次复原。

也就是说,“开元铁牛”一部分是真实遗址,另一部分则是复原。经过文物专家不断复原,基本呈现出蒲津渡原有渡口风貌,吸引中外游客前去参观。露天保存并非暴殄天物,而是各种措施中的无奈之举。铁制文物保存是世界难题,中国古代也少有铁制品保存至今,博物馆中的铁器往往也是锈迹斑斑。

小件铁制文物还好说,像黄河铁牛这样的大物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遇到怎样的突发状况,实在难以预料。比如铁牛在放置过程中底部容易碰撞造成损坏,但如此大的吨位碰撞实在难以避免。当然铁制文物保存,减缓生锈是一大难题,还需要不断克服。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