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上学比现代难多了,弄不好学生连同家人一块受罚,体罚太普遍

2020-10-10 20:56:04 作者: 古代上学比现

教育,一直都是个核心话题。

“学校”一词中的“校”,最早应该可以追溯到夏朝。在夏朝,已经出现了以教为主的学校,称之为“校”。

那么,古人和今人上学,是不是有很大的不同呢?

撇开所学内容不谈,单从入学的年龄、是否有体罚、如何考试记分等,各朝代都有其特点。

先来看看入学年龄。

现在的制度是“一刀切”,当年8月31日以后出生的娃,只能在第二年报名入学。由此催生了一个现象,只不过比例相对不高,就是一些产妇会提前将孩子给“剖”出来。

而在古代呢?

入学年龄相对宽泛,基本在8到15岁之间。8岁入学堂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一直到明清,只要不过14、15岁,基本都可以入学。也因此,在学校中8岁的小娃和15岁的大娃,同背《三字经》那是相当正常的事。

唐朝时期,入学年龄会稍早些,和现在相仿,6、7岁进学堂。那时,家里条件稍好些的,早早就开始了教育子女,如:孙思邈,7岁入学,已经可以“日诵千余言”。

不过,也有人建议入学的年龄要视人而定,可以放宽至20岁。如:明朝魏校在《庄渠遗书》所言,家中若有子弟在6、7到20岁,都要送去读书。但在历史上,真有一位大龄的小学生,北魏人刘兰,进学堂时已经30多岁了。

在古时,不好好读书,被先生体罚是很普遍的事,有时甚至连家人一并受罚。明朝黄佐在《泰泉乡礼·乡校》中就明确规定,如果无故逃学达到3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挞罚”就是体罚的意思。

然而,有罚自然有奖励,且可以“将功抵过”。明朝的沈鲤认为,勤奋、有进步、遵守校规的学生,就该得到一次免于处罚的奖励,如果遇到需要受罚时可以抵免。此外,明朝的官吏叶春及在办学时,还邀请家长参与学堂管理。

其实,学生的行为考核,也是古时教育注重的一块。

在明朝,有的学校会设立各种记录薄,将学生的平日好坏表现均一一记录。有时候会让学生自己填写,自我评价。

那时的学习,并不比现在宽松。读《宋会要·崇儒》,国子监的小学生课业也不简单,“八岁能诵一大经,日书字二百”,“十岁加一大经、字一百”,12岁以上继续加一大经、字200。更有甚者,12岁以上的孩子,每天学经外,还得练500个毛笔字。

古时的考试和现在差不多,有“日考”、“月考”和“季考”。不过,考试会根据学校而定。在元代的上元县(今南京市内),就对小学的考试时间做了规定:每月的初三、十六两天,出题者和监考者有两班人。

对于明朝的考试制度有了变化,各学者的看法各异。有人建议“朔望日考试”,也有人主张“三六九会课”。到了清朝基本定型,是根据所学内容及教授方式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考试制度。

例如:

公课和月课,就是一个月考一次。

朔望课,则是半月一考。

季课,每个季度一次,一年考4次。

还有会课,是多次考,义学是抽考。

另外是“补试”,考的不好的学生不用太担心,还有机会。

考试的“分制”,一般为“十分制”、“打勾制”和“评语制”等。而“打勾制”,不是真的打个“√”,表示优秀。一般用“○”表示很好,次一点是“△”,再次就是“×”了。

在古时,并非人人都能入学,也不是人人都能上好学校。如:国子监的小学,面向的就是官员的子弟。

那时,没有中考的说法,读完小学,直接大学。小学一般是“七年制”、“八年制”或“十年制”,最短也要三年。所以,古代不是“小升初”,而是“小升大”,小学读完直接升入太学、国子监一类的高等学府。但即使在国子监读书,也只有50%名额可以读大学。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