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的“上位”:中国人吃猪肉的传统

2020-10-11 08:52:54 作者: 猪肉的“上位

【不太适合做肥料的牛粪】

猪粪中氮、磷、钾含量丰富,在常用粪肥中名列前茅,其中钾的含量仅次于禽,而氮和磷也只有羊、禽比它高⑧。不过,仅仅是这样的营养含量,还不足以脱颖而出,真正使得猪粪被中国人相中的,还是它的分解优势,由于肥料需要经过沤肥腐熟,并且在土壤中分解后才能最终提供营养物质给植物吸收,所以粪肥的分解能力直接影响了它的使用。而营养含量最高的禽粪在这个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所含的氮多以植物无法吸收的尿素形式存在,又容易随水流失,必须在深层土壤内经过充分分解才行。更要命的是,禽粪在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热量烧坏植物根茎,新鲜的禽粪又容易招致地下害虫,所以很难直接使用,只能用于未耕作的土地做基肥。而休耕、轮耕这样的农业生产模式,对于耕地严重不足的中国来说,实在是一种奢侈。

所幸的是,猪粪在这方面有着良好的特性,它的氮多以氮素形式存在,碳氮比小,利于植物茎叶生长,且氨化细菌多,故而更容易被分解,在分解腐殖过程中产生热量也不大,这就使得猪粪比其他粪便更快、更容易形成腐殖质,肥效快,应用面也广。这些优点,对古代粗放式的制肥施肥技术来说,是难得的“傻瓜”肥。

【各种粪肥的性质与成分以及用途】

而这些好处,古人是非常清楚的,所以清代光绪年间的《舞阳县志》如此夸奖猪粪:“积粪之法,莫善于养猪”。同时调查也显示,一头猪可以供应7.5亩土地的肥料,可见猪粪对农耕的帮助,难怪我们可以听到这样的俗语:“租田不养猪,秀才不读书,必无成功”。

在农业立国的古代中国,猪粪以其最适应中国农业生产特性的特点,自然使得猪成为农户补充肉食的首选。

【秀才:我读个书咋和猪搭上关系了?】

当然,农民喜欢猪不止因为猪粪好,还因为猪作为肉食来源本身的性价比高,猪对食物的要求比较低,即便是在古代,它的食物都多达42种,而且无论是剩饭剩菜还是谷物糟糠,亦或者是无法食用的植物,甚至是人的粪便,它都来者不拒;相比那些必须吃豆料和草料的牛、羊、马,猪的食物投入就显得非常廉价、多元了。

【部分史料记载的猪食】

除了吃的便宜,猪的习性和生理特点也有助于提高性价比。猪本身对食物的能量转化效率就很高,可以达到35%,而绵羊和牛就只有13%和6.5%。并且,经过驯化以后,猪不是很爱运动,为人们的圈养提供了便利。尤其是在魏晋南北朝后,土地资源的紧张使得猪的放养渐渐减少,它们也就在圈中养成不运动的习惯。在民国《和平县志》就中强调“猪性懒,饥食饱眠”。这一特性完美适应宋代开始人口屡破纪录的古代中国,更加适合广大用地紧张的农户养殖。

同时,猪长肉速度极快。野猪1岁时的体重就可以达到70公斤,家猪有的半岁就能达到70公斤。除了能长肉,猪的繁殖能力还特别强,一头猪一年可以产十几只仔,即便是未经过改良的尼日利亚猪,也有14-15只的年产量,这比牛、羊强的多,牛一年繁殖不超过1头,羊平均每年1.2头,再加上牛、羊需要放养,增加土地和人力成本,所以适应集中饲养又不需要过多看护的猪,自然也就逐渐成为古代中国单纯肉类供应的最经济选择。

【牛羊猪饲料转化率的区别】

文化与政治因素也很关键

当然,以上因素都是基于农户个体来看的,但即便我们以更宏观的角度,也同样可以发现中国人对猪肉青睐有加的原因。

在可食用的牲畜之中,牛是最为宝贵的,它是耕地的劳动力,是运力,牛皮、牛筋、牛角更是必备的军用物资,所以一直以来中原王朝都对牛有着严格的管控,秦代更是出了《厩苑律》来要求农民对牛悉心照顾,并编订牛的存量信息。到了唐代,这样的重视更进一步,甚至会为保护耕牛而暂停祭祀使用,宋代则达到巅峰,禁止私杀耕牛。于是牛便被第一个被排除出主力肉食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