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35岁北漂,10年才混到仓库保管员,李林甫为何要陷害他

2020-10-11 13:43:37 作者: 杜甫:35岁

这种处理事情的差异性,主要和两部分原因有关。

一方面是出生的差异而导致观念上的差异。高适出生于贫苦百姓人家,20岁就仗剑出门闯荡天下,好不容易得到的机会,高适很愿意珍惜。而杜甫的成长环境是很优越的,除了在长安北漂10年日子不好过以外,其他时间杜甫的人生是非常顺利的,甚至因为衣食无忧,加上个人才华横溢,而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想法。他的现实主义是儒家思想教育和现实生活感受的双重逼迫的结果,单从他的生存环境来看,35岁以前的他,对人生和社会还保藏着许多真善美的想象。这两者并不冲突。前者塑造了他的价值观,但后者构成了他的生命底色和看世界的直觉。

另外一方面,这时候,杜甫的身体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每月不多的薪俸,杜甫要寄往家中,他在长安的十年,是长年吃不饱饭的十年,是愁肠百结的十年。在吃不饱饭的情况下,他还经常为百姓的贫苦生活着急上火,如此长期的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折磨彻底消耗了他的能量。在751年的秋天,他染上了严重的肺病加疟疾,并且落下了深深的病根,在以后还多次复发。这十年里,倘若不是好友郑虔时常接济,杜甫在长安是活不下去的。

朝廷听取了他的要求,改任他为右卫率府曹胄参军,做了兵甲仓库的保管员。这时候,他的长子宗文、次子宗武已经相继出生,家里很需要钱,所以他把钱都寄往了家里,他在长安的生活依然困窘。

等长安的生活安定以后,他回奉先探望家人,在回家路上,他直接目睹了人民生活的惨状。“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路上的见闻写照。

这是以前的清平盛世之下,四方游历之时所没有见到的场景。杜甫心有不安,早些年,他曾写过《兵车行》,那是他第一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结合这些年在长安的见闻思考,他由衷的感受到这个国家的腐败已经深入骨髓,危机即将到来。

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杜甫是好样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他说自己一年到头,都在为老百姓发愁、叹息,想到他们的苦难,心里像火烧似的焦急。尽管同辈文人对他冷嘲热讽,他却不以为意,反而更加斗志昂扬。

一个人在穷困危难之际,还义无反顾地热爱他的国家,尽管能力有限,但是他依然矢志不渝地在为这个国家的百姓而忧虑,真诚地希望他们能过得更好一点,这是杜甫的伟大之处。

富兰克林曾说,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祖国。这句话后来被许多知识分子默认为“哪里有富贵,哪里就是我的祖国”。而早在一千多年前,杜甫就用行动诠释了知识分子的责任。知识分子的责任是什么?他们有知识,有文化,有笔,有发声的渠道,这是他和普通老百姓所区别的。在此之下,他有两种选择,其一是用这支笔去钻营名利,其二是用这支笔为百姓发声,为世间的公平正义、民间的苦难奔走疾呼。杜甫毫无疑问选择了后者。尽管那一年,杜甫的家境已经相当之穷困:刚出生的儿子都饿死了。

杜甫的预感没有错,一个月以后,安史之乱爆发。

这场突如其来的叛变让整个唐帝国的统治阶层措手不及,唐玄宗火速命令哥舒翰守卫长安门户潼关的时候,潼关就已经被攻陷了,一个月后,长安沦陷。唐玄宗仓皇出逃。杜甫离开长安。

安史之乱改变了中国文坛很多文人的命运,包括王维、贾至、王昌龄、郑虔、张垍、韦见素、房琯等等。为了躲避战祸,杜甫带家人搬到白水,寄居在舅舅崔顼(音同须)家中。

而另一边,哥舒翰的军队在潼关和安禄山展开了反复的争夺战,杜甫一直乐观地相信他能守得住,还写诗狂吹哥舒翰,哪知这个气球不堪吹,没多久潼关还是失守了,哥舒翰投降。

杜甫再度举家搬迁,流亡的队伍如过江之鲫。可能是连日过度的疲惫和担惊受怕,走到半路,他一头栽进了路旁水沟的蓬蒿丛里。起初,家人们还没发现他走丢了,走到半路,才突然发现杜甫不见了,杜甫的表侄王砅(音同利)掉头去寻找才避免了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