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顾名思义就是那种长在旷野田园当中的小菊花。在我国栽培菊花的历史已经有3000多年。这种菊花最初是用作蔬菜,因为它的嫩茎和叶子都可以吃,后来用做了秋天对自然神灵的祭祀。屈原时代菊花就应该是非常广泛的人工种植,”夕餐秋菊之落英“,就算是吃菊花的花蕾,那也绝对不会是原始人的采集,因为这个时候,菊花是田园山林人工和自然的杰作。屈原又是曾经管理楚国祭祀的大臣。
到了汉朝,菊花杂在粮食里酿酒,称作菊花酒和长寿酒。晋朝陶渊明的东篱菊,只是种植在篱笆边的驯养菊花,花瓣大而肥硕,不是漫山遍野自然开落的小野菊。人们将陶渊明的菊花说成野菊,一大半是因为自然环境使然。
真正的野菊花,更加细碎,更加自然而清苦,像秋天一切野草,长在原始的风雨里,连绵,柔韧,细碎,更令人忽视。它常常低矮在旅行者的脚边,这种菊花通常任其开落,它的存在完全取决于旅游者的心情。
”惆怅重阳日,空山野菊新。
蒹葭百战地,江海十年人。“唐朝李嘉祐《九日》节录。
李嘉祐生性洒脱,喜欢山水,且不像陶渊明固定呆在一个地方,所以资深驴友最大的好处,就是见识到不同的风景野趣,重阳节没有朋友作伴,但是一路转山看水,这里的野菊,是天然野生的菊花。别有清新。不过这首诗有对照的美,那晚秋蒹葭让他想起十年江湖人生。
”二九重阳日,天清野菊黄。
近来逢此日,多是在他乡。”唐朝令狐楚《九日言怀》节录
令狐楚70岁的时候请求外地做官,远离朝中是非,他已经功勋满满,且自己酷爱菊花,家中遍值黄菊,又有珍稀白菊。他自己也说自己年老不适合登高,所以这里的野菊,是意向所指,并非真的爬山看到。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敢霜栽近御筵。”李商隐《野菊》
但落寞的李商隐,却在皇家园林的某处偏僻地,看到了被冷落的野菊花。
苦竹园未必是真有此名,但是必定是有大片竹子的园林,在附近还有椒树林,这都是相对高大的植物,占了太阳之先。
野菊花在它们的缝隙中,在道路脚边开了花。因为低矮,又有黄昏的露水,显现出楚楚可怜的美和落寞。
那香气是微微上升而缭绕,那带露的花如同泪眼。
李商隐说野菊花像寒雁一样孤单,只有秋蝉做伴,让自己徘徊难舍。择日不如撞日,自己就在这条僻静荒凉的道路上互相陪着,也权当他年山林隐居了的。
正是将野菊花比喻成被冷落的自己,在这皇家园林里,野菊花和他自己都是最边缘化的一群,不伤心那是假的,因为这到底是长在皇家园林,何以如此冷落?
实际野菊花,野就是他的生命。李商隐的诗好,但是只是哭的是自己。野菊花自有生命的泼辣和芬芳。
“野菊未尝种,秋花何处来。
羞随众草没,故犯早霜开。
寒蝶舞不去,夜蛩吟更哀。
幽人自移席,小摘泛清杯。”宋朝司马光《野菊》
司马光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有顽强的意志和超人的智慧和胆识。七岁的时候,不仅能背诵《左氏春秋》,还能急中生智,司马光砸缸来救出小伙伴。他的《野菊》,也就和他一样具有向上的动力。
那野菊花又不是人们种的,那它的秋花是从哪里来的呢?
原来是它不甘心和其他的草一样被埋没,所以哪怕是再霜寒之中,也奋力开出了花朵。
陪伴它的只有秋天的蝴蝶和昆虫。但是我喜欢,我轻轻靠近它,将它摘下,浮在酒杯里,让我爱它并虔诚喝掉它。
司马光是讴歌了野菊花的生命力,那句故犯早霜开,也是说他自己。不屈不挠的人生个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