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详解三国“巴西之战”

2020-10-11 20:06:12 作者: 地缘详解三国

中央之国的形成<三国历史篇> [第64回]

作者:温骏轩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

第64回 巴西之战

张鲁在弟弟张卫败于阳平关之后,退往巴地是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在引刘备入蜀之前,刘璋曾以南阳人庞羲为将,数次攻伐张鲁。庞羲当时的正式官职有两种说法,后汉书说是“巴郡太守”,三国志说是“巴西太守”。这个区别还是挺大的,因为庞羲不仅没能拿下汉中,反而让对手反杀,把自己的辖地给丢了。为此当时对张鲁有“雄于巴汉”的评价。这种情况下,庞羲到底做的是哪个太守就很有讲究了。

东汉中后期的益州共有九郡两属国,最核心的四川盆地共有四个郡,分别是西部的广汉郡、蜀郡,以及东部的巴郡。狭义的“蜀”指的是以成都平原为核心的西半部,巴郡的地缘标签则是“巴”。先秦之时巴蜀两国分据东西,在四川盆地长期对峙。从地域面积上来说,巴、蜀相当。

当然这种事不能看表面面积的。蜀地有个都江堰水利工程浇灌的成都平原,就足以秒杀一切,而巴地或者说四川盆地东部则以山地为主。巴山蜀水间的地缘区别,在今天成都与重庆双城身上仍有强烈体现。那么庞羲到底丢的是巴郡还是巴西郡呢?答案是巴西郡。而他很可能是先做的巴郡太守,后做的巴西太守。

巴西郡本来就是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刘璋为应对张鲁而分割出来的,地缘政治上,与汉中盆地隔大巴山脉相望。同时期还分割出来巴东郡,后者主要是为防止刘表侵袭益州。巴郡的郡治是对应今天重庆市的江陵,虽然位置的确非常枢纽,但以其为中心应对东、北两个方向的威胁,有些鞭长莫及。因为这次分割,古老的巴地又有了个新的地缘标签——三巴。

三巴之地中的巴郡、巴东大体对应今天重庆市的辖区,而巴西郡所涵盖的巴中、南充、广安、达州四地区,则在重庆成为直辖市时留在了四川。要是以核心地形来区别三者,巴东对应的是“三峡”、巴郡对应的是“川东岭谷”,巴西的主体则属于川中丘陵地带。张鲁攀附的是祖先张良。不管这个身份是否真实,张鲁的出生成长地都是在巴地,更准确说是巴西。与之一同起兵入主汉中,后在火并中为张鲁所杀的张修,同样是巴地人,并被认为是五斗米教的真正创建者。

发端于巴地的五斗米教,与巴地和巴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张修在东汉史书中被描述为“妖巫”“巫人”,五斗米教的普通信众会称为“鬼卒”,张鲁母亲在史书中还有“兼挟鬼道”的描述,这些巫鬼元素都源出于巴人文化。巴人信奉原始巫教,以巫师为祭司祀奉鬼神。在巴人分布的三峡地区,至今仍有许多以巫为名的地理标签,如三峡中的巫峡。

巴国作为一个国家体虽然已经不存在了,变成了秦汉两代的巴郡,以及三国时代的“三巴”,但作为民族巴人还以:巴夷、賨人、板楯蛮等为名见诸于史册。广泛分布于北起大巴山脉,南至川东岭谷,东至武陵山区范围中山地中,尤以与大巴山脉相接的巴西地区为甚。一般认为,今天生活在武陵山区的土家族,就是古巴人的直系后裔。而如果再往前推的话,巴人亦是原始西羌南下后的分支,语言上属于汉茂语系藏缅语族。

换句话说,五斗米教从创教之始,就与巴人和巴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层地缘背景加上张鲁重教化的理念,张鲁与巴西的巴人部落的关系非常好,并因此从刘璋手中夺取巴西郡,而巴人中亦有很多信奉五斗米教。事实上张鲁在巴西的统治,主要就是依托当地的巴人部落。这些愿意跟随张鲁的巴人部落首领包括:七姓夷王朴胡(罗、朴、督、鄂、度、夕、龚七个氏族),賨部首领杜濩、任约等人。

缺乏大平原使得三巴之地的农业条件不是很好,古巴人更多是依靠如“巴盐”一类的资源,以及掌握水、陆通道来与古蜀争雄。大巴山脉中的“巴”字即是源自巴人。恶劣的环境,亦造就了巴人强大的山地作战能力(古巴人棺中多有青铜武器陪葬)。当年武王伐纣时,晓勇善战的巴人就已前往助阵。及至东汉中期,羌人曾入汉水流域为乱郡县。朝廷靠的是巴夷部落前往救援,将入侵的羌人悉数歼灭。由于巴人好巫鬼,战时必 “前歌后舞”祈求神鬼护佑,故当时被称之为“神兵”。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