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守将阎应元:本是南明不入流小官的他,战绩超过李定国

2020-10-14 12:04:47 作者: 江阴守将阎应

相信每个男人小时候都有个英雄梦,每当在电视上看到那些驰骋沙场的将军时,都总会幻想着自己长大后,能够成为一名像他们那样的存在,而在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中,就不缺这样的人物,他们上阵杀敌、报效国家,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战场。

其中,就有这样一位抗清名将,他本是南明不入流的小官,可却在百姓的拥戴下,成为了江阴守将,甚至要论功绩的话,就连李定国也无法与他相比,他叫做阎应元,但这位究竟都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今天,就来给大家说说吧!

人物简介

阎应元,直隶通州(今北京通州)人,身为南明时期著名抗清英雄的他,却在崇祯十四年(1641年)的时候才刚刚赴任了江阴典史,就是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所长和监狱狱长,但换在古代,却就属于“未入流”的无品阶小官了。

可尽管是那时候的他,就已经初露锋芒了,不仅将海寇顾三麻子等人打得心惊胆战不敢再犯,同时还平定了盐盗来安抚百姓,因此深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在社学中为他画像留念,就连至今在江阴地区的祠堂里,都还有他的画像供后人瞻仰。

本来,南明朝廷曾想调他转任广东韶州英德县主簿的,可由于自己母亲病重和道路堵塞的关系,因此并没有前往,反而全家在江阴城外砂山脚下散居了起来。

因体恤老百姓,被拥戴为江阴守将

1645年夏,由于大清铁蹄大肆南下的关系,江阴不得已选择了投降,可没想到的是,大清却颁布了一条号称“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剃发令?这迅速就激起了民众的激愤,于阴历六月二十八日,由乡耆何茂、邢觳、周顺议请无果后,在次月初二擒住了清知县方亨,并推典史陈明遇为首,以“大明中兴”为旗号,自称江阴义民正式反清。

可陈明遇虽忠肝义胆,但军事组织才能却没有那么出色,同样意识到问题所在的他,便想起了前典吏阎应元,想推荐赋闲在家的他来代替自己领导守城,可由于遭到守备顾元泌的坚决反对后,只能选择了不了了之。

直到后来发现了顾元泌是清明的内应,将其与四十人同犯处死后,才委派了十六人连夜出城,到阎应元住所请他出山。据说,就阎应元入城途经七里庙的时候,就曾在墙壁上题诗,表达过自己誓死抗争的决心。

入城后,更是先立即对全城户口做起了详加的调查,把其中年轻力壮的男子挑选出来组成了民兵,在安排好了守城门任务后,又开始做起了对过往行人严加盘诘、肃清内奸的行动,很快就做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而老百姓也因为阎应元处处为他们着想的关系,所以最终拥戴他为江阴守将之一。而著名的“江阴八十一日”,也发生在他成为江阴守将的那段时间。

困守孤城八十一天,自尽不成反遇害

所谓的“江阴八十一日”,就是自闰六月初一清晨到八月二十一日,阎应元曾率领着十几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困守孤城长达了八十一天,而清军也在这次战役中连折了三王十八将与死了七万五千人,据说,哪怕是城破后,义民也无一降者,除了仅剩的老幼五十三口外,其余都相继死亡了。

而阎应元也在城破之日坐于东城敌楼之上,在要了一支笔往城门上写下了绝命诗“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后,选择了慷慨跳河自尽,只是后来被负责攻城的原南明将领刘良佐(已降清)从水中捞出救起。

面对贝勒,哪怕被一卒刺伤了小腿,血流如注而不支倒地,仍不曾弯下膝盖的他,最终在被关到栖霞庵的次日天明时遇害。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