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来到唐朝做官,生下儿子名震唐朝,他是谁,做了什么事?

2020-10-14 15:17:19 作者: 父亲来到唐朝

说起唐朝,相信大家对他的评价会众说纷纭,唐朝可以说是在我国向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占有着很重要的历史地位的。

而且唐朝历经了三百余年,前期统一,国力强盛,疆域辽阔。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水平的文化使周边各族增强了向心力,于是国内各民族间的接触和交往空前发展,民族关系进一步密切。

因此,唐代也是成为了继汉代以后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壮大、发展的又一重要历史阶段。也是因为如此,在唐朝的时候有许多外族人来到了中原,并在此定居,不仅是唐朝发展得更为繁荣,也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今天我们要说的故事主人公就与这有关。

大唐

一、定居大唐

唐朝作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强盛的国家,也是很注重外交的,因为唐朝有着十分开放的政策,所以也是有着不少非唐朝人来这里做官,就连突厥人也是比较常见的,还有新罗人、波斯人、大食人等等。

而到了668年的时候,有一个人来到了唐朝开始了他的唐朝之旅,没想到的是他也成为了唐朝的大将,他的名气或许不是很大,但是后来生下了一子,他的儿子在唐朝的名气可谓是有着十分响亮的名头,并且也是唐朝来唐朝做官的人之中最有名的了。此人就是高舍鸡,他的儿子呢,相信大家都挺说过,名曰高仙芝。

高舍鸡

高舍鸡是高句丽人,高句丽是一个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7世纪存在的一个王朝。高句丽也是一直与隋朝和唐朝有着来往的。但是高句丽一直便有着想要打劫隋朝的想法,隋炀帝杨广也是想要灭掉高句丽,但是最后失败了,不但没有灭掉高句丽,自己的隋朝却是挺不住了。而后,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同样是有着同样的想法了。

唐朝也是前前后后花费了七十余年,在历任了四代皇帝,消耗了大量的国力也终于是在668年将高句丽给灭掉了。在战争的过程中,也是有着百姓被不断迁移的。有前往河西的,也有去往中原的,而高舍鸡就是属于前往中原的那一批人。

高舍鸡

二、青出于蓝胜于蓝

高舍鸡来到中原后也是在唐朝坐上了官。高舍鸡现在河西军从军,在他的军旅生涯中也是先后担任了四镇十将、诸卫将军。可以说也是小有一番名气了,但于他的儿子高仙芝相比他可是差得远了。

高仙芝在少年时期便跟随着自己的父亲来到了安西,因为父亲有着功绩而被授予了游击将军,在他20多岁时就已经成为了将军,并且已经追上了他的父亲,与他父亲的班秩相同。但高仙芝前期并没有受到重用,直到在夫蒙灵察担任节度使的时候。一眼就相中了高仙芝的才能,高仙芝也是开始了被重用。

高仙芝

到了开元末年,高仙芝已官至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可以说,高仙芝用了极短风时间便追上了自己的父亲,后面更是平步青云,更是成为了当时唐朝的帝国双璧之一,父亲虽然优秀但是他的儿子更优秀,可谓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三、含冤落幕

在高仙芝的身边有着这样一个人,他也是与高仙芝一起被称为“帝国双璧”。这个人叫做封常清,两人都具有才华,也是有着很深的交情,但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在天宝十四年时,安禄山反叛,他借着讨伐杨国忠的名义带着十五万的兵马南下反唐,也许是太平日子过久了,叛军所到之处根本没有遇到什么太大的阻碍。哪些地方官除了一部分是殉国以外,其他的大多数不是投降就是开门相迎,导致叛军轻轻松松的就占据了黄河以北的地区。

眼看安禄山势头凶猛,朝堂之上也是开始慌了。唐王朝也是打开了皇家仓库拿出绫罗绸缎召募兵卒,组成了一支主体由集市商贩组成的军队,共5万人,经过商议,也是先后任命了高仙芝、封常清作为大将前去抵御安禄山。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