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的蝗带“皇”字,为何没被天子强制改名?涨知识了!

2020-10-14 16:53:41 作者: 蝗虫的蝗带“

蝗虫的蝗带个“皇”字,为什么没被皇帝强制改名呢?这就牵扯到避讳文化。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尊严,封建礼制规定了一套避讳文化。

但是“蝗”字并不在其中!

蝗与水旱在古代并称为“三害”,三害中以蝗灾为最。水灾旱灾尚且能够有幸免之处,而蝗灾,那是没有幸免。蝗虫出动,遮天蔽日,远距飞行,飞过的地方,颗粒无收,老百姓又拿它没办法,损失那是相当的惨重。

据相关统计,从公元前707年一直到公元1949年,蝗灾至少发生了822起,大蝗灾、特大蝗灾,279起。蝗灾的发展趋势是由少到多。

当然,有交通信息不发达的缘故。先秦时,竹简木牍记载,蔡伦发明纸才到什么时候?越往清朝靠近,纸张印刷越发达,记录的信息也越多,蝗灾遗漏也越少。

先秦的蝗灾都称螽、蝝,文献里找不到“蝗”字,“蝗”字最早出现在吕不韦的《吕氏春秋》,《礼记》的月令篇也有记载“虫蝗为灾”,司马迁的《史记》更不用说了,比如秦始皇本纪有记录“蝗从东方来”。

可见,“蝗”字并没避讳。翻遍《二十五史》(包括《清史稿》)所记载的,只要出现蝗灾,基本上都是“蝗”字。清朝编纂的《明史》志第四蝗蝻篇,都记载的是“蝗”字。比如“崇祯八年七月,河南蝗。”

为什么这么说?

避讳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总的原则是:

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也就是国讳,避讳皇帝父祖、皇族外戚等名讳;家讳,避讳家内父祖母祖名讳;圣讳,避讳圣人贤者名讳。

另外还有一种,十分特殊的避讳——个人讳,避讳长官名讳。俗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就是这样来的。宋时,某州太守叫田登,为人强势专制,强行要求州内避讳“登”字,触者必怒,所以全州的人都将“灯”说成“火”。元宵节放灯,贴告示的人左右为难,说“放灯”会触犯到太守。只好写道“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相反,也有下官主动避讳上官的。

到宋代,避讳最为严苛,加上圣人贤者讳,很荒诞的是为避讳家讳“石”,徐积终生不用石头做的器具,文人写作莫不战战兢兢,唯恐出错。清朝避讳达到顶峰,避讳容易引发文字狱。

显而易见,避讳避的是名讳,触犯名讳,得改名字。“蝗”字虽带有偏旁“皇”,但并不属于这个避讳范围。另外,皇帝相关的称号,比如“皇”,并没禁用,除了宋徽宗,避讳“皇”、“上”、“圣”、“君”、“天”、“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