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具有常人没有的胆识和格局,像曹沫劫持齐桓公要回失地,在签协议的场合直接拿着刀威胁对方统领者,放在其他任何一个朝代都可以说是莽夫行为,但在战国时期,有这种胆识的人就救了鲁国一回。
荆轲刺秦王之前他所依附的燕国已经岌岌可危了,荆轲的行为只是燕国的放手一搏,虽然失败身死,却留给后世壮烈的传说。时代只选择能活下去的强者,刺客不一样,他们选择站在弱者一边。这可能也是后人视刺客为英雄的原因。
2. 己诺必诚
刺客行事言必信,行必果,受人之托就一定要做到。豫让为报智伯之仇,不惜"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聂政受严仲子赏识,答应他刺杀侠累,他击杀侠累后"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刺客作为游士阶层的一部分,十分重视自己的名誉,不肯因为悔一诺而毁掉自己的名声。这种对名誉的重视建立在对"义"的重视上。刺客心中不仅有个人情义,还有天下大义。
在当时儒家思想的影响之下,"义"成为各阶层普遍认同的道义,符合公共利益,也满足个人内在道德需求。无论刺客与统治者是君臣,是知己,还是为报恩,道义的要求让刺客重视承诺,并且践行承诺。
3. 不爱其躯
刺客的特点之一就是不爱其躯,这也是他们暴力本质的一个体现。刺客行刺前早就做好了有去无回的准备。荆轲刺秦前,高歌"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说明他早就知道自己牺牲的命运。
聂政行刺侠累之前,严仲子对他说韩相侠累身边随从众多,原来的刺杀行动皆以失败告终;聂政说自己不要车骑跟随,孤身前去,也是下了必死的决心。唯有不畏生死,视死如归,才有刺客们传奇般的故事流传于世。
4.知遇之恩当涌泉之报
刺客并没有光辉的过去,相反,过去的经历甚至使他们的人生就此黯淡。正所谓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刺客能遇上赏识自己的恩主绝对是一件幸事。有一句大家很熟悉的话:"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里面的"士"就是刺客。
若恩主视刺客为知己,刺客就会倾尽全力报答知遇之恩,个人生死更能置之度外。刺客身上的"恩"与"义"分不开,其酬谢恩主"情义"的方式就是"报恩"。
荆轲在遇到燕太子丹之前遭人唾骂,被认为是"庸人",燕太子丹却很看重荆轲,"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为荆轲提供舒适的环境,可见对荆轲的情义深重。这才有后来荆轲义无反顾的行刺,"被八创"也想着"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这是对自身道德的遵守。
"恩"与"义"的关系多是统一的,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刺客也不会轻易放弃报恩,他们会以义为先,到最后,恩与义还是会归统一。报答恩情就是成就大义,是先秦刺客的行为准则。
总结
刺客是一个特殊的历史角色,没有高贵的出身和门第,大多从事低微行业甚至没有固定职业。属于游士阶层的刺客注定漂泊,在各国间流浪,寻求真正赏识自己的人是他们的美好愿望。
而当遇到值得付出的恩主时,刺客就会奋不顾身的为恩主的利益服务,无论自身遭受多严重的创伤也不会毁约,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每一次刺杀前刺客都抱着必死的决心,用短暂的一生充分演绎对个人和公共道义的追求,让他们成为反抗暴政的英雄。
他们信仰"报答恩情就是成就大义",诠释了"恩"与"义"的统一性。也许刺客的历史以悲剧结局,但刺客精神永远被后世铭记,继承,发扬光大去。
参考文献:
《史记》中的侠客形象,以《刺客列传》与《游侠列传》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