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最后一位天子:在位长达59年,却无法阻挡东周的灭亡

2020-10-14 22:35:18 作者: 东周最后一位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朝代,和西周相对应。众所周知,在西周末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引发了周王朝的内乱。西周覆灭后,郑国、卫国、晋国等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家族后,三家分晋,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战国时代。

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周平王东迁以后,管辖范围大减,形同一个小国,春秋时共有140多诸侯国。面对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和兼并,天子不能担负共主的责任,经常要向一些强大的诸侯求助。在这情况下,强大的诸侯便自居霸主。到了公元前315年,姬延即位,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周赧王。作为东周最后一位天子,周赧王在位时间长达59年,成为周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不过,虽然多次努力,周赧王却还是无法阻挡东周的灭亡结局。

首先,姬延(前336年—前256年),姬姓,名延,亦称王赧(nǎn),后世称“周赧王”,东周第25位君主,周慎靓王之子,东周最后一位君主,也是周朝在位最长的君主。公元前315年,22岁的姬延登基,后世通常把他叫做“周赧王”。 姬延在位期间,周王室已经十分衰弱。姬延初居“东周”(即成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欲入东周试举周鼎,命右丞相樗里疾率领兵车百乘先至东周国,试探东周反应。遭周赧王严词拒绝,樗里疾大怒,把周赧王逐出王宫。面对强大的秦国,周赧王并没有惧怕,而是保持了周天子的尊严。并且,在错综复杂的战国时期,周赧王希望能够遏制秦国的扩张势头,以此推迟东周的灭亡时间。

当时秦国已攻占了韩国、魏国、赵国的很多地方,眼看下一步就要收拾周朝。周赧王于是联合其他诸侯国,并命令西周公签丁凑起了一支五六千人的军队,可是缺少武器、粮饷。姬延向境内的富户筹借军资,付给他们借券,答应周军班师之日以战利品偿还。公元前256年,姬延准备就绪,任命西周公为大将,率领五千军队伐秦,并约六国诸侯到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南)会合,一起出击。不料,除了楚、燕两国派了些兵来以外,其他四国的兵马都失约不来,在伊阙的总兵力不过几万,远不是几十万秦兵的对手。

在此背景下,周赧王不仅没能击败秦国,反而欠下了一大批债务,这就是“债台高筑”这一历史典故的由来。周赧王在位时,本就弱小的东周朝代,还分为东周和西周两个区域。宜阳之战后,秦国向东周和西周借道,想通过两周之间的地区去攻打韩国。周赧王担心:借了道会得罪韩国,不借又会得罪秦国。也即当时的周赧王,不仅不敢得罪秦国,连战国七雄中最弱小的韩国,同样也比较惧怕。

换而言之,此时的周王室,在实际地位上反而不如战国七雄了,也即需要看战国七雄的脸色。对此,大夫史厌便对周赧王说:“为什么不派人去见韩公叔呢?就对韩公叔说:‘秦国敢穿过周地去攻打韩国,是由于信任东周。您为什么不给周一些土地,并派出人质前往楚国呢?’这样,秦国一定会怀疑楚国,不相信周君,也就不会攻打韩国了。您再派人去对秦国说:‘韩国非要给我们周一些土地,想以此来让秦国怀疑周君,周不敢不接受。’秦国也就没有说词儿,不让周接受韩国的土地了,这样就既得到了韩的土地,又是听命于秦国了。”

周赧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81年),大夫苏厉对周赧王说:“秦国攻克韩国、魏国,打败魏国大将师武,往北攻取赵国的蔺、离石二县,这些都是白起干的。这个人善于用兵,又有天命佑助。而今他又带兵出伊阙塞去攻打梁国,如果魏国被攻破,那么西周就危险了。您为什么不派人去劝说白起呢?您可以讲楚国养由基的故事给他听,然后说:如今,您攻克了韩国、魏国,打败了师武,往北攻取了赵国的蔺、离石二县,您的功绩是很大了。现在您又带兵出伊阙塞,过东西两周,背对韩国,攻打梁国,这一次如果打不胜,就会前功尽弃。您不如假称有病,不要出伊阙塞去攻打魏国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