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是指中国封建社会时皇帝下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绫锦织品为上好蚕丝制成,图案多为祥云腾龙瑞鹤。
康熙诰封陈布禄
这道清康熙皇帝诰封圣旨是康熙三年二月时,依惯例嘉奖功臣,颁给时任“白身佐领”陈布禄的诰命,圣旨用汉文和满文两种文字书写,其中,汉文行款从右至左,满文行款从左至右,两种文字均由两端向中间延伸,合于中幅。满汉两文最后的年号落款处,均印有红色大印,由满汉两种文字组成,汉字为篆体。这道圣旨对于清朝发生在舟山的“南明战役”研究和考证提供了史料佐证,具有很高的史学和文化研究价值,可以说是目前发现的舟山“南明战役”仅存的官方实证,现存于舟山市徐正国博物馆,是杭州市收藏协会会长、舟山籍实业家徐正国先生收藏流失在外、与舟山有关的文物。这道康熙皇帝诰封圣旨是十多年前,他在德国发现后,花重金收购带回收藏。就文物本身来说,这件圣旨全黄色制作精美、庄重大方、十分珍贵,但因时间久远,且流失于海外,导致保管不妥,多处破损,品相不怎么好。
诰封正文中,汉文用楷书书写,共计22行,满文部分共计25行: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性尚德,崇功国家之大典。输忠尽职臣子之常经,古圣帝明王勘乱以武,致治以文,朕钦承徃制,甄进贤能,特设文武勋阶,以彰激劝受,兹任者必忠以立身,仁以抚众,知以察微,防奸御侮,机无暇时,能此则荣及前人,福延后嗣,而身家永康矣,敬之勿怠。
陈布禄原系白身佐领,出征浙江舟山贼伪总制陈六欲、英毅伯阮四、叛贼张弘德等三万余兵,乘船二百余只排列海内迎犯,乘船击战时,尔司副都统吴喇禅等击败之。出征云南入缅国时,至缅国阿埚城获伪永历,因率本甲嗽效力,故授为拖沙喇哈番,再准袭一次。
康熙三年二月初八
病故将亲男鲁寿,仍承袭拖沙喇哈番,阵亡准袭,病故不准袭。
康熙三十三年正月廿五
八旗子弟陈布禄家族陈布禄,满州正蓝旗人,世居觉尔察古城(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从征俄罗斯叙功授云骑尉(五品世爵名,乾隆元年改拖沙喇哈番)。康熙二十一年十二月(1682),陈布禄为正五品刑部郎中。祖父达海,精通满汉文义,弱冠随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左右,赐号“巴克什”,治国书,创满族文字,为文馆领袖,满州群推为圣人,38岁病逝。长子雅秦,官至吏部侍郎,擢国史院大学士,卒后命改一等阿达哈哈番兼拖沙喇哈番。次子辰德,其后仕未显。三子喇扪,官前锋统领,赠拖沙喇哈番。四子常额,授学士。
发生在舟山的“辛卯战役”
明亡后,明鲁王朱以海监国,于顺治六年(1649年)驻舟山设行宫,与清朝展开一场攻守战。舟山战役,是1651年(顺治八年)清王朝对歼灭南明鲁监国政权的一次重要的战役。此役,朱以海的根据地被清军摧毁,兵力也受到极大损失,被迫南下依附郑成功。
1651年,清军着手部署大举进攻舟山,清浙闽总督陈锦、平南将军固山额真金砺、固山额真刘之源、提督田雄、浙江巡抚肖起元会商预定八月二十,三路会攻舟山。朱以海决定留荡胡侯阮进带领水师扼守定关海域,安洋将军刘世勋、都督张名扬、中镇总兵马泰等领兵三营防守舟山城;鲁监国和兵部侍郎张煌言、定西侯张名振分别率领军队乘船南北出击,企图使清军陷于顾此失彼的困境。
八月廿一,陈锦、金砺、刘之源、田雄和定海总兵张杰率军乘潮蜂拥渡海。舟山群岛明军集合战船,由荡胡侯阮进统领迎敌。双方相遇激战于舟山横水洋。阮进被清军擒获,第二天因伤重而死。
清军就在当天下午进抵舟山登陆攻城。舟山城中的明军将领如安洋将军刘世勋、都督张名扬率领营兵500名、义勇数千人背城力战。从八月廿二激战至九月初一,张名振麾下总兵金允彦和巡城主事邱元吉降清。
朱以海、张名振、张煌言、阮美、阮骏等人痛惜舟山失守,但已无可奈何,被迫移舟南下温州海域的三盘。顺治九年(1652)正月,郑成功同意鲁监国朱以海和部众进驻厦门。不久,朱以海被移往金门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