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宫44年,她是这样守候故宫的

2020-10-16 10:29:46 作者: 入宫44年,

2002年故宫开启“世纪大修”,试图用传统的工艺和材料,辅以现代科学技术,再现故宫建筑的辉煌壮丽。这次持续至今的大修选择了位于内廷西路的武英殿作为试点。

人有生老病死,建筑也有衰老的一天。进入新世纪的武英殿年久失修,琉璃瓦大面积剥落,彩绘残破,到了“不救则亡”的地步。除了抢救古建筑,武英殿的整修工程还肩负着另外一个重要使命,那就是为已经全面启动的故宫大修找出一条科学修缮、使用和管理的道路。

为尽可能多地掌握关于武英殿的历史细节,周苏琴带着张杰一头扎进第一历史档案馆。周苏琴专攻故宫建筑年代鉴定,曾辅助于倬云先生编辑出版《紫禁城宫殿》,跟着朱家溍先生编过《国宝》,和万依先生编辑出版《故宫辞典》,并参与筹建过故宫博物院网站。就像当年老先生们毫不吝啬地将平生所学倾囊相授一样,周苏琴将自己成熟的档案文献、现场勘查、法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教授给了年轻的故宫人。

张杰至今仍记得第一次触摸到历史档案原件时的感觉:“心情激动而微妙”。就这样,她几乎天天泡在档案馆里,两三年的时间里完全沉浸在史料档案中,为后来的古建研究吸收了充足的养分。

为期两年多的武英殿工程解决了一系列的难题,为整个故宫大修积累了经验,周苏琴和故宫同人主持完成的修缮工程报告也为后来的故宫古建修缮立下了规范:修缮的每一道工序都要详细记录并公开出版修缮报告,每一件文物都要用原工艺、原材料、原技术进行复原。

某种意义上说,几十年来故宫古建筑保护和传承所遇到的问题,不仅仅是工艺与技术,还有应该以什么样的理念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问题。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受限于当时的经济实力和文保观念,古建修缮不大。“到了这次大修的时候,我们的国力更强,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也越来越多,更多的故宫古建筑得到了维修保护。”武英殿修缮工程成为周苏琴和张杰共同记忆中最难忘的一页。在她们看来,蕴藏在“手艺”之上的对古建筑本身的敬畏和热爱,更应当被铭记。

故宫的价值:早已不限于朱红高墙内的宫阙亭台

“刚进故宫的时候直头疼,想着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些宫殿名都记住。后来不到一年时间,所有宫门、殿名都了然于心了。”周苏琴说。

同样,张杰一开始要到别的部门办事,临出办公室前还得先看一下故宫平面图,现在一说去哪个建筑,脑子里立马就能浮现出最佳出行方案。

如果说“故宫人”有什么共通点,那就是一辈子只爱一个地方——故宫,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守护故宫。

在这片600岁的古建筑群间,岁月成碑。给三位故宫大家做过助手的周苏琴感触良多,“老先生们学养深厚,从旧时代走来却从不保守,有着最开阔的胸襟。他们既以最古老的师徒方式对知识和经验精准传承,又开创了科学保护文物建筑的道路。虽然一代代人的名字变了,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没变,保护文物建筑的初心没变”。故宫人和紫禁城相互滋养着。一代代守护者让年老的故宫如老树般不断抽出新枝,而当他们逐渐年老时,又能继续温养新人。

“我到故宫的时候就知道,不出意外的话我会在这儿干一辈子。”身处故宫博物院这样一个体制内单位,张杰早早就能预见到自己未来几十年的生活,但她依然选择了沿着这样的轨迹前行,那就是甘愿舍弃外界繁华,日复一日地与寂寞相伴、守护故宫。因为她亲眼目睹了很多老故宫人退休以后,还是孜孜以求热情不减,一切围绕着故宫甘心奉献。“这都源自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是其他任何一切无法替代的。”她说。

在一代代故宫古建人的努力下,故宫古建筑群焕发新的生机。周苏琴和张杰也共同见证了故宫作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成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如今,故宫的价值早已不限于朱红高墙内的宫阙亭台,有形的故宫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外文化交流的场所和见证者;无形的故宫延续着中华历史文脉,承载着国家记忆,彰显着中华文化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