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宫44年,她是这样守候故宫的

2020-10-16 10:29:46 作者: 入宫44年,

“焕五彩之辉煌,作九重之严密”。2020年,恢弘的紫禁城迎来600岁生日。600年间,这个皇家宫殿见证了历史的演进、时代的更迭,历经了风雨沧桑,也得到了精心的守护。而这背后,正是无数传统文化保护者和继承者的举托,他们令这个深宫大院释放出越来越年轻的活力,为百姓奉献了愈加丰厚的精神财富。

9月10日,故宫博物院午门,“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正式开幕。在时间与空间、变化与永恒中,一件件文物、藏品仿佛开口言说,将600年来的风雨历程娓娓道来。

观展人潮中,一位白发长者踱步间深情凝望着眼前的一切,眼眸中抑制不住骄傲的神采。面对身边年轻人的询问请教,她对一砖一木由来的解释信手拈来,仿佛行走在自家庭院一般。

从“广阔天地”到“九重之严密”

“对我而言,这是和家一样熟悉的地方。”年近七旬的周苏琴是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古建筑专家,从1976年被分配进故宫博物院工作开始,她的人生便与这朱红色的宫墙和明黄色的琉璃瓦结下不解之缘。

“焕五彩之辉煌,作九重之严密”。这是明永乐年间文渊阁大学士金幼孜在《皇都大一统赋》中对故宫的描述。紫禁城以建筑艺术闻名于世,这座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本身就是故宫博物院绝无仅有的“独特藏品”。但亦因此,故宫要进行不间断的修缮和修复,才能保持状态。新中国成立后,在建国初期、1974年、2002年进行了三次大修。

为了1974年开始的那次大修,当时的故宫工程队对外招聘了300名青年,从北大荒“插队”返京的周苏琴正是其中一员。这次大修,瓦工学徒跟随师傅去故宫小石桥宿舍工地参加新楼建设的施工,油画工学徒跟随师傅在神武门等处油饰彩画工地练习实际操作,木工学徒则由师傅定尺寸掌线,教练操作方法,进行一般性的大木制作安装。

从“广阔天地”一头扎入深宫大院的周苏琴被分配到了油画组,报到当天就拎起桶刷跟着师傅去了施工现场,不久就参加了午门大修工程。“当时并没觉得油漆彩绘有多难,都是程式化操作,师傅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让怎么干就怎么干”。勤勉肯干的周苏琴得到了师傅们的赏识,都愿意多教她本事,她也慢慢地了解到这座皇家建筑的工艺技术繁复细致且极其精确,倾注了太多工匠的心血,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皆是匠心凝聚。

在故宫工程队干了3年后,周苏琴先后调到故宫研究室和古建部工作,其间参与了《紫禁城宫殿》《国宝》等著作的编辑出版,并有机会和朱家溍、于倬云、万依等老一辈故宫人,跟在老先生们身边,口传心授学习知识。几十年里,她攀爬过堆满百年尘土的梁架屋顶测绘勘察,埋首于浩瀚的历史档案中整理研究,从最初的一名回城油画工成长为古建保护专家。如今再回首,和老先生们交往的桩桩件件历历在目,在这些鸿儒大家身上,周苏琴感佩最深的不仅是“一辈子就心无旁骛地做这么一件事”,更打动人的还有他们身上中华文化传承的担当,“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好这座城,为今人和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的国力更强了,对修缮细节也更为讲究

在午门正楼展厅入口,周苏琴遇到了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研究馆员、策展人张杰。那一声声“周老师”和共享成功喜悦的笑脸,让人们看到了传统的模样。

2004年,周苏琴任职古建部副主任,继续故宫古建筑保护研究工作。同年,22岁的大学毕业生张杰进入故宫博物院,和52岁的周苏琴成为同事。也就在那一年,她们的生命因为故宫内的一处宫殿有了更深的交集。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