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一年税收超2000万两,崇祯却拿不出军费,这钱到底花哪了

2020-10-16 16:56:15 作者: 明末一年税收

引言

公元1644年4月25日,大明朝最后一位正统皇帝朱由检于煤山上吊自缢。与此同时,被朱由检视为“救命稻草”的吴三桂,才刚刚领兵来到河北唐山一带。

随着朱由检殒命归天,闯王李自成顺利打进北京。据《明季北略》所记载:李自成进入北京后,利用各种名目巧取豪夺。大概在北京这两个月时间,李自成居然搜刮了近7000万两白银,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

那么问题来了——不少文史爱好者认为:朱由检之所以会落得上吊自缢的下场,无外乎明朝国库空虚。可根据《明季北略》所描述的事实,北京城内这些官员绝对是富甲一方,随便搜刮便能榨出7000万两白银的巨款。再援引其他正史资料,自朱由检上台后,大明朝每年财政税收也达到了2000万白银左右。

可奇怪的是:“既然大明朝税收并不太低,官员手中也有积蓄,为何朱由检还因为100万两白银与吴三桂来回扯皮。归根结底,明末这些财政税收到底花到哪去了?以及朱由检是否真的“不差钱”呢?

崇祯皇帝其实“不差钱”?

笔者之所以会有此一说,就是因为近段时间,看到网络中流传这样一个观点:朱由检其实并不缺钱。亦或者说明末时期的东林党、官僚集团、皇亲国戚,形成三个不同的派系。这三种派系之间互通有无,但彼此谁都不服谁。可是朱由检自己的小金库内,应该有一笔不低于3000两白银的巨款,不然的话,李自成也不会一下搜刮这么多钱。

崇祯十二年后,中央每年税收并不低!

依我之见,网络上流传这样的观点并非全错,但也不可不信。据1973年出版的《明代中叶后太仓岁出银两的研究》一书能明确得知:从崇祯元年至崇祯十五年期间,大明朝的税收是呈阶梯式增长。自崇祯十二年后,明朝每年的税收达到了2000万两白银,且与支出几乎对等。

再翻看《大明会典》里记载的朱祁镇执政时期,各省税收详细报表,朱由检与前辈朱祁镇相比似乎并不太缺钱。要清楚,朱祁镇可是经历过土木堡事变,他和弟弟朱祁钰又先后折腾多年。当时的大明朝不敢说水深火热,最起码也有些入不敷出。反观朱由检每年所得到了2000万两税收,应该是比前辈朱祁镇那时要好过不少。

钱都花哪了?

弄清楚了朱由检执政时期的税收情况,再来看看哪些是必要花的钱?第一,那就是明朝官僚集团的俸禄。第二,便是大明朝的军费。其次则是皇亲国戚,也就是各地藩王的俸禄。

按照《大明会典》、《明史》、《明季北略》这些正统资料分析,国库一年大约要支付140万两白银,作为各级官僚的俸禄,与其他福利待遇支出,各地藩王大概也要花去两百万两白银。然而,军费才是朱由检十分头疼的难题。

崇祯八年左右,单单是辽东一镇,每年就要400万两的军饷。更莫论朱由检继承大统之时,全中国几乎都在闹兵变,那么朱由检在军费上的投入是特别巨大。

由于官方正统资料并没有明确罗列出,崇祯时期各地军费支出,但细细追究下来,即使每年大明朝税收能达到2000万,可与军费支出相比较的话,也是堪堪持平,甚至还有些入不敷出。

崇祯也是需要“等米下锅”

如果单纯按照明末财政税收,还有全国各地总支出收益进行比较,朱由检并不算穷的叮当响。话又说回来了——计划总赶不上变化。明朝末年天下狼烟四起,各地都需用兵,一旦派兵讨伐叛贼那便是一张张无底洞。

杨嗣昌一年内征兵10万,与闯王李自成、张献忠等反贼来回周旋。仅仅一年期间,朱由检便拨给了他260两白银,加之辽东重镇每年军饷需维持在400至500万两白银区间。这样一算,朱由检能维持这么大摊子也实属不易了。而这笔钱也是不得不花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