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老舍笔下"散发"烟火气的地道北京味儿

2020-10-16 17:45:54 作者: 《四世同堂》

老舍的书中通过对北平街道上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全北平都是那么可爱,也为整倍数增添了一股轻松愉快的气氛,这个时期街道上卖的最多的水果就是樱桃,接下来就是杏还有李子,小贩在街道当中贩卖着,买卖的声音也悠扬在街道当中,“卖李子来,冰糖味的水果来耶”老舍在一些文字当中就把读者带入到他的作品当中。

当时的北平充满着夏天的味道,西瓜还有曾经仕女经常吃的“羊角蜜”还有年轻人的吃的“三白”和“羊角酥”,夏天的北平靠吃水果而生存着,如果能有幸吃到冰碗那真是一整天的满足感,北平的冰碗,上面都覆盖着荷叶,荷叶上面还有核桃仁、鲜杏仁、碗里还有嫩藕,下面就是冰,一碗清凉的冰碗放在眼前,瞬间夏天的炎热就被赶走了。

2.北平里的美食被战火打破

北平能吃的好东西还有很多,夏天吃的是清爽冰凉的,秋天吃的就是飘香四溢的,在太平的年代里,街上贩卖的水果都是只有北平人才能叫的上来的水果,像白海棠、香槟子,作为一个北平人,外面的人不知道有多么羡慕那。

之后日本人进入了北平,日本人知道北平的美食有很多,自己却不敢吃,之后北平就陷入了贫穷与苦难当中,北平里的水果、家常菜、冰糖葫芦都在这一时期销声匿迹,老舍通过对饮食的描写,来抒发战争带来的变化,许多北平的美食和当时胡同里的人都成了历史,也展现了当时老舍先生对于当时北平风貌的怀念,表达了北平人的家国情怀。

三、通过饮食描绘北平民众生活的破坏

四世同堂原本就是传统中国人对于完整家庭的一种美好的想象,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要家族里的人都在一起,就可以照常生活下去,老舍的《四世同堂》就着重描写了了北京胡同里

的故事,北京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饮食成为当时社会环境的重要体现,从北平里的两大食物中就能看出当时时代变迁的状态。

1.民以食为天

中国人自古就信奉“民以食为天”饮食给人们带来满足的同时,也成为了人们生活当中最重要的事,当战乱打破了北平原本的宁静,许多人有骨气撑着,宁死也不肯接过日本人的饭碗。生命无法维持的当时,许多人走向了没有回头的道路,许多处于生活的无奈走向了叛国。

北平在之前尚未沦陷时,北平人非常享受生活,饮食便成为了当时北平人享受生活的一种普遍方式,北平人对于饮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每一口食物都与生活息息相关,饮食在“四世同堂”中不只是生活的需要,更是文化的寄托,许多人去北平都会去尝一口北平的特色美食。

“吃饭”作为“四世同堂”里的这一生活必须被放在第一位,“民以食为天”成为当时生活的的明确证据,老舍也根据北平胡同里的饮食文化有一番着重的描写,通过“吃”这一线索表达了当时日本侵略者对于北平生活的破坏。

2.食不饱腹的生活里只剩饥饿

到了战争年代,北平的许多店铺都关门了,街上叫卖的也都消失了,许多人连饱饭都吃不上,北平人是经常吃面食的,北平人也是把面食发挥到了极致,一个土生土长的北平人可以吧一个月,把面食不重样的做出花样来。

但是在战争开始之后,面对战争带来的物资贫乏,平常里能吃到的面食,都已经见不到了,人们也是过着食不饱腹的状态,所以北平人将原本的面食进行了改造,改造成了“共和面”在物资急剧匮乏的时代,共和面的出现缓解了当时食物不足的情况。

但是共和面十分难吃,对于《四世同堂》里的妞子并不喜欢吃共和面,妞子生来交规,她吃不下去共和面,最后只能活活饿死,而像妞子这样的人绝对不止妞子一个人,全北平有无数人不愿意吃共和面,因为不吃共和面而活活饿死的人也不在少数。

从“吃”的角度来看《四世同堂》当时人们受迫害的程度,从北平的食物来看,从回味无穷到食不饱腹,北平也从富饶转变为贫穷,《四世同堂》里的饮食文化像一个参与者,匆匆的经过了那个时代,它带走了一个时代的命运,许多人因为它走向了死亡,给无数人希望的同时,也断绝了许多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