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老舍笔下"散发"烟火气的地道北京味儿

2020-10-16 17:45:54 作者: 《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这部剧一经开播就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它真实体现了当时北平时期的生活状态,经过战争迫害之后,人们生活的现状。

老舍的《四世同堂》也着重描写平民百姓,通过文字的方式来展现20世纪中期底层人们的心酸苦难,老舍作为人民作家,他深入生活,对于饮食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两者的《四世同堂》都在饮食当中透露出心酸的生活,通过“吃”这一线索来表现当时时代的变迁。

一、老舍作品里的老北京味

在老舍作品里我们看到了当时北平的生活状态,从富饶到贫穷,从幸福到生死堪忧,老舍用一辈子把北平的风貌展现给我们,老舍通过端午节来描绘了当时北平的热闹日子,当时的北平还是非常安全的,从这些描绘的文字当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当时北平的饮食文化,也透露出当时富饶的生活环境。

1.端午里的饮食文化

在老舍的《四世同堂》里我们看到第一段就写的就是当时北平的端午节,这个节日在北平非常具有代表性,许多特色的饮食文化也都展现出来,可以说端午节是《四世同堂》里最具代表性的描绘了。

老舍对于端午的描绘还是非常能展现当时北平时节的状态的,这一时期正是樱桃上市的季节,路边的商贩都相互吆喝着,“赛了李子的樱桃口歪”大街上热闹的贩卖场景,展现出北平人热闹的生活场景。

不止是水果,老舍对于铺面的描写也是十分的生动形象,屠户面前挂着一排一排的肥牛大羊,血淋淋的,铁钩子上也挂着一排绿豆苍蝇一头扎进地上的血液当中,苍蝇们在这一时期也算过节,当时肉铺门口的场景,往往都是污血纵横,苍蝇滋生。

这时候拉车的也在拼命的跑,买粽子的也是汗流浃背扯着嗓子使劲吆喝,卖樱桃的一个比一个嚷嚷,那时候的北京跟现在不一样,那时候都是土路,马在当时又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所以当马跑过往往都是满天的黄土,在地上也充满着马粪和一股浓郁的臭味。

当时人们的饮食文化在老舍的口中并不显得多么高大上,而是更加的贴近生活,让我们感受到了《四世同堂》里的饮食文化,看到老舍作品里的老北京味,才是地道正宗的北京味道。

2.风味北平,饮食享受

在老舍的《四世同堂》中,老舍凭借着对北平的回忆,通过对比性的饮食描写,写出了当时的北平味道,当蓝东阳刚刚来到北平的时候,看什么都感觉到新鲜,看到什么都想吃,当他看到东安市场上的包子和小米粥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尝一尝。

北平人常吃的就是咸菜就馒头,街头上常卖的还有李子,冰糖葫芦,老舍在他的作品里,不动声色的把我们带入到那时的生活当中,让我们仿佛进入到了它那个时代,小贩的声音在耳旁环绕,甜瓜李枣争先夺目的走入自己的眼中,冰糖葫芦的甜味还在自己的味蕾中盘旋,满口的甜味,仿佛整个北平都是冰糖葫芦的味道。

当蓝东阳在北平住了几年之后面对他的身份,在外面只能说西餐和东兴楼的餐食才能说出口,当他见识到农家大院里的饭菜之后,他才明白如果能吃到人们常吃的咸菜,才会觉得是美味的。

他才顿悟,原来北平还有这么多好吃的东西,他发现原来馒头就咸菜原来这么好吃,参透出了人生的价值,他认为吃咸菜并没有什么丢人,当一个经常吃咸菜的人,如果某天吃上肉,就改变了人生的道路。

二、通过饮食来描绘老舍对北平的浓厚情感

北平原本祥和的生活,被日军和汉奸打破,老舍根据自己对北平的影响和北平独特的风貌在《四世同堂》里表达了自己浓厚的感情。

在老舍的《四世同堂》的对饮食的描写,让北平那里的人和事都仿佛生活在我的脑海里,老舍先生对北平的描绘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跃然纸上。让我们感受到了老舍在字里行间对北平浓厚的情感和依依不舍的怀念。

1.老舍眼中的北平饮食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