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三把戒尺”的消失
李太后、张居正、冯保,这三人无疑是悬在万历头上的“三把戒尺”,但随着张居正的去世,“三把戒尺”都逐渐消失,再也没有任何束缚的万历就开始为所欲为了;
其二:居功自傲
他有什么功吗?算是吧,他掌权之后,拜、播州的叛乱都被平息,入朝抗倭虽然历时8年之久,但是最后也取得了胜利。屡战屡胜,难免有点飘飘然了;
可能有人会说万历皇帝太胖也是其中一个原因,这个不敢苟同,因为万历皇帝的胖应该是在常年罢朝之后才养成的,怠政之前,史料中并没有关于他太胖的记载
怠政的形式
提及万历怠政,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罢朝30年,其实,那只是其中一种形式罢了,万历皇帝的怠政超乎你的想象
形式一:罢朝
30年不上朝,就是这么有个性。
朝廷大臣哭,没用;跪,也没用。连大学士们的奏折他都懒得批,《明神宗实录》中记载:
章凡数十上,候旨文华门凡六日之久
意思就是说,大学士们上了几十道奏折,在文华门外等候了六天,都没等到皇帝的批示。这还不算,明军在萨尔浒之战中惨败给努尔哈赤之后,文武百官心急如焚,希望皇帝能够出来主持大局,但万历皇帝还是没有任何动静;
形式二:闭门不见
皇帝不出来,朝廷重臣去觐见总行吗?NO!
首辅在当时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吧,那又怎么样,大学士、首辅朱赓位高权重,他去面见皇帝不算过分,可他三年里无数次求见,都没有得到恩准。一个宰相竟然三年见不着皇帝,这得有多扯?你品,你细品!
《明史·神宗本纪》中记载:
台省空虚,诸务废堕,上深居二十余年,未尝一接见大臣,天下将有陆沉之忧
当然,万历皇帝也并非谁也不见,就像他最宠爱的儿子福王,有时候甚至能“一日两见”。他只是不愿见大臣,就这么简单
形式三:奏折留中
“留中”的意思就是既不批示,也不下发,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明朝有个特点,那就是奏折较少,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面奏”为主,从朱元璋开始,而后的朱棣、嘉靖都是这么传承的。奏折少,但并不表示没有,一旦用上奏折,那就表示有大事、急事发生,皇帝必须尽快批示,做出处理。
可到了万历皇帝这,管你是官员任命、还是赈灾救民,所有奏折都是有来无回,留中不发;
形式四:取消祭拜
当时皇帝必须出席的祭拜有两种:祭天、祭庙。祭天,祈求风调雨顺;祭庙,彰显礼仪孝道。
祭拜的习俗不单存在于明朝,在整个封建社会,历任皇帝都对祭拜特别重视,不管是祭天、还是祭庙,都会举办隆重的大典。如果皇帝实在无法出席,往往也会让亲王或者皇子代为祭拜,但是万历皇帝不但自己不去,也从来不会派其他人去。皇帝不开口,谁敢去啊?
万历皇帝什么都不做,难道整天吃喝玩乐吗?那多单调啊,万历皇帝除了吃喝玩乐,还会封赐皇族、挥霍钱财,《明史·食货志》中记载,万历皇帝从民间搜刮的钱财很多都花在了妃子、皇子的生日赏赐上,福王大婚,他一出手就是30万两,郑贵妃过个生日也是15万两;当然,万历皇帝是个“好木匠”,自然少不得大兴土木,单是修建定陵就花费800万两。
万历皇帝除了不上朝,个人生活还是蛮丰富的
怠政的影响
那么万历怠政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一:朝堂动乱
这应该是万历怠政最直接的影响
罢朝不上、奏折不批、官员不见,这样的行为让朝廷中枢形同虚设,而一些大臣则直接“挂冠而去”。到了万历四十二年,宰辅中只剩下叶向高一人,他也万念俱灰,索性躲在家里不出门了;到了最后,六部之中只剩下一位尚书和三位侍郎,这位尚书欲哭无泪,也“拜疏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