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死后,是以皇帝的礼制发丧的,并且有庙号,而且当时还没有人提出异议,甚至当时的权力核心集团默认多尔衮就会皇帝,只不过是没有名分罢了。自古权臣篡权是有顺序的,先封侯再封王再加尊号,然后可以佩剑上朝,最后受大臣拥立。可是多尔衮并不屑于这种把戏,因为这些他都有了。
所以他的路径是摄政王到皇叔摄政王再到皇父摄政王。多尔衮是以皇父摄政王的身份处理政务的,当初在两黄旗拥立对关键的时候,是多尔衮反对拥立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他建议拥立福临,因为福临年幼,孤儿寡母好掌控。更何况今非昔比,多尔衮辅政多年之后实力更加增强,京城防卫和紫禁城防卫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要称帝其实很容易。
面对阿济格和多铎提议他称帝多尔衮尽管心中狂喜却也不敢答应,因为努尔哈赤确定的“八王议政”制度,对他有牵制作用,那时候索尼也还没死。索尼和鳌拜在多尔衮之前就已经闯到殿中拥立豪格,这两人当时都很有威望,当时还有多铎提出拥立代善,场面一度混乱。
但是代善不想趟浑水便在两边都不得罪的情况下退出,两黄旗都拿着剑要求立皇太极的儿子,迫于无奈,多尔衮提议要立就立福临,并自己与济尔哈朗为辅政大臣。这才两黄旗同意。当上摄政王的多尔衮,开始慢慢分化众人,打击异党,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人。
到后来除了索尼和鳌拜,当初拥立豪格的八个人大都成了多尔衮的人。而这两个老顽固也在那个时候混得很惨,鳌拜是有功不赏无事就罚,索尼直接被革职抄家发配皇陵,等后来顺治亲政,多尔衮死后才回来。有人说多尔衮不称帝是因为没有儿子的缘故,其实不是。没有儿子可以有养子,反正自古从子侄中择贤而立也是常有的事。
再者,只要活得久就不愁没有儿子。在他当上摄政王的那一刻起,他与皇位就只有一步之遥,但是他没有,他的失败并非在于他的性格,或许是天意如此,造化弄人吧。多尔衮离开人世的时候只有38岁,死后以皇帝之礼下葬,也算是对他的一种在天之灵的告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