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历史五千年,每逢乱世英雄辈出,战国自有赫赫威名的“四大名将”,白起、王翦、李牧、廉颇。犹如天上的星辰遮蔽了周围的渺渺群星,让世人无法避开他们的锋芒。
秦开,燕国的将领。有人认为他是不幸的,因为在他的周围一直笼罩着“四大名将”挥之不去的威名。
有人认为他是幸运的,在那个时代只要你有能力,你就会被人们记起。秦开需要一场战斗来证明自己,同时作为地理偏北的燕国也需要,所以“秦开却胡”它来了。
燕国以北,东胡庭院
处于战国地理偏北的燕国,它要励精图治使自己富强起来,它需要一个目标。燕国北部的邻邦是东胡,而东胡恰巧也是匈奴是邻居,在秦始皇时代,匈奴才彻底把东胡踩在脚底。
关于东胡之名最早出现见在《逸周书》卷七《王会篇》,曰:“东胡”;在《山海经》中也曾记载过:“东胡在大泽东,夷人在东胡东。”
东是汉语,而“胡”则是在古代意指匈奴人,在历史的记载中东胡是鲜卑和乌桓的先族,是“与匈奴并”的强大游牧部族。
战国时期的燕国见证了封建制度的初步形成,同时也是北方游牧民族活动的频繁期。
秦国、赵国他们需要抵御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相同的燕国则要与被驱逐到北方的东胡相抗衡。
在燕国发生内乱之后,赵国知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当时便将身为“质子”的燕昭王,送回燕国。
东胡是他们赵国驱赶的,为的就是分担边境的压力,倘若燕国亡了这就是“唇寒齿亡”,那样就要回到赵武灵王之前的时期了。
所以留在赵国的燕国“质子”必须安全送回,同时燕国也是打开中原的门户,用燕国的兵力抵御东胡的兵力,使燕国对赵国威胁低到谷底。
卧底的勇士
在成为燕国名将之前,秦开的身份准确的说,是一名人质;要是更为深刻些的就是秦开,是一名像“越王勾践”一样的人物。
东周赧王姬延三年(公元前312年),燕昭王在内乱平息后上台。作出了一件让人费解的事情,就是将自己的心腹大将的一员,秦开被秘密安排在那批作为“人质”的当中去,作为人质送到了仇敌东胡手中。
东胡对于此事是非常高兴的,但可别忘了,越是看似简单的事情就越是玄妙,越是波澜不惊的区域水就越深。
流落在东胡的秦开当时的心情虽万般无奈,但却迫于残酷的现实,只能以近乎低贱如奴隶的人质身份,在这个塞外胡地的凄风苦雨中忍辱偷生。
对于寄人篱下的秦开而言,日后的建功立业现在遥不可及,能否苟全性命于乱世,这才是他现在每日处心积虑思考的头等大事。
果然,在秦开到达东胡之后,不断通过如簧的巧舌和精准的箭术来不断赢得东胡人的信任,从秦开被送入东胡领土的那天就开始了解东胡地理环境、风俗民情、军队实力。
特别是对东胡马上作战的兵力布置和战术特点。当然这所做一切都在暗中秘密进行,唯有东胡人被蒙在鼓里。
由于燕昭王的即位,举国上下进行变法革新,锐意进取。借着秦开为燕国赢得的宝贵的边境和平之际,燕昭王开始筑黄金台招贤纳士。
使得燕国的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开始对对东胡的外交政策也变得强硬起来,让东胡看到燕国不再像以前那样简单了。
尤其是燕国的军队也变得能打了,对此东胡人表示十分不满,愤懑之余,便会拿那些在部族中的燕国人质出气,顺便削去了秦开勇士头衔,并且限制了秦开的行动自由。
生活在东胡多年的秦开,也结交许多东胡好友。也因为秦开结交的朋友们都不愿看到秦开成为两国交战的牺牲品,就帮助秦开逃离东胡营地,护送他返回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