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东扩
秦穆公称霸西戎的时候,整个关中,都是秦国的土地,然而东边的晋国,属于老牌的诸侯国,于是秦穆公采取了东扩战略。秦穆公在位三十九年,用了三十六年和晋国的晋献公、晋惠公、晋怀公、晋文公、晋襄公五位国君打交道。
秦穆公毕生是致力于东扩,但是他东扩的路走得并不顺利,虽然他最终打败了晋军,但是晋国仍然是一个强大的邻国,晋国的军事实力被保存下来,秦国的东扩之路并没有走完,秦穆公去世以后,经过秦国十五代国君,近二百六十年的时间,这十五代国君都碌碌无为,没有作为,二十一岁秦孝公继位的时候,秦国又开始了崛起之路。
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
秦孝公继位的时候,战国七雄的政治格局,已经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秦国在战国七雄中虽然占据一席之地,但实力并不强大,随时都有可能在七雄争霸中,被别的国家吞并。秦孝公是一个有抱负的国君,秦孝公重用商鞅实施变法,使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
商鞅变法的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政治制度的改革;二是,经济制度的改革。
政治制度的改革
商鞅在改革的时候,借助于秦孝公的支持,把秦国的一些小的乡和邑合并起来,合并成县,每个县有县令、县丞。这个事实际上就是后来秦始皇实行的郡县制的雏形。
商鞅实行官僚制,县令、县丞由国君任命,每一次任命你只能做这一次,下次再任命,就不一定是你了。怎么样选拔官吏呢?商鞅实行“军功爵制”,《史记·商君列传》记载:“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意思是:你到战场上杀一个人,带回来一个人头,升一爵,以此类推。
政治变法
商鞅在变法中间对老百姓还加强了控制,商鞅立了两个法:连坐法、告奸法。实行连坐制,把全国的老百姓编织成一个网络,便于中央集权,综合这些内容。除此之外,商鞅废除井田制,重奖耕织等富国的办法。商鞅变法之后,秦国迅速崛起,其他六国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和秦国抗衡。
秦昭襄王称霸
由于秦国的壮大,六国开始谋求合纵对付秦国,对于秦国就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了免除威胁,秦惠文王重用张仪,采取连横的办法,打破了六国合纵的联盟。秦惠文王是秦国崛起的道路上又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秦惠文王去世后,直接到了秦昭襄王称霸的时间。
秦昭襄王面临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怎么样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六国虽然弱,但是六国总兵力、总人口、六国的土地面积都是秦国的数倍。秦昭襄王采用范雎的“远交近攻”战略,达到统一天下的趋势。
所谓“远交近攻”战略,就是凭借秦国兵力的强大,要挟秦国最近的韩国和魏国,先让两个国家,奉行一个亲秦的路线。等这两国奉行亲秦路线以后,再利用韩、魏去要挟楚国和赵国,如果秦国、魏国、韩国结成同盟,那么楚国跟赵国就会屈服,等楚国和赵国都屈服,最后再去胁迫齐国。齐国屈服以后,在集中兵力攻打韩、魏。
远交近攻战略,把军事和外交手段结合起来,秦国利用军事上的强大打外交,把军事行动跟外交行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范雎提出“远交近攻”的战略以后,秦昭襄王按照这个路线走,使秦国统一天下的步伐,大大加快。当秦昭襄王去世的时候,秦国对于六国的优势更明显了。
秦始皇千秋大业的背后,是秦始皇的先辈们努力发展而来的。才让秦朝,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使得秦始皇在史册上留下了彪炳千秋厚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