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你说,一个非科甲出身,花钱买官的汉人在清朝,用短短10年的时间从一个五品闲职的员外郎干到直隶总督,加封尚书一品大员,你信么?在那个满族统治天下的时代,我想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不会是穿越小说吧?
但偏偏有人做到了,这个人就是李卫。
图注:李卫画像
李卫的仕途
康熙二十七年,李卫出生于江苏丰县,家境自幼殷实,生活富足。康熙五十六年,李卫捐资员外郎(买官),随后不久就被调入朝廷担任兵部员外郎。“员外”为定员外增置之意,原指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明清时期多用于安置捐资之任,说白了就时闲散人员。
但到了康熙五十八年,李卫任户部郎中(正五品)一职以后,其开挂一般的人生就随着雍正皇帝的上台而展现。
图注:雍正画像
雍正初年,任云南盐驿道(正四品)
雍正二年,任云南布政使(正三品,相当于副省长)
雍正三年,任浙江巡抚(从二品,相当于省长,从云南到浙江,妥妥升官)
雍正五年,任浙江总督(正二品,相当于省长、省委书记、省军区司令结合)
雍正七年,被加封兵部尚书(从一品)
雍正十年,任直隶总督(从一品,河北省省长加北京军区司令,掌管整个京师安防,可见雍正对其之信任)
乾隆三年,因病去世,年仅51岁,乾隆按总督例赐予祭葬,谥号敏达。
也就是说,李卫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捐官入仕开始,到雍正七年(1729年)加封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从一个处长干到部长,只用了短短12年。
而虽然一生历经康雍乾三朝,但是我们能看到李卫受雍正影响最深,甚至可以说李卫传奇的一生都是靠雍正提拔起来的。
李卫既非科甲出身,又非功臣之后,可为什么雍正帝却一直对他圣眷不断?
李卫虽然被称为雍正“三大宠臣之一”,但其升迁可不是靠献媚取宠,而是靠实打实的功绩而提拔上来的(以雍正的心机,靠献媚取宠成为封疆大吏也不可能)。
其一不畏强权
康熙晚年,吏治废弛、贪腐成风,朝中大臣多为沽名钓誉、因循守旧之辈,中央机构执行力严重下降;而在地方也产生了大批官商勾结、形成了地方宗族势力的利益集团,致使国家的税收严重下降。面对这种局面,刚刚继位的雍正皇帝急需大量与朝中势力没有瓜葛,能够忠君奉主,实心办事之人。
这时候的李卫进入了雍正眼中,康熙五十八年,李卫在任户部郎中时,其分管户部的亲王属下要求每收钱粮一千两就加收平余十两。所谓“平余”就是各地在征收赋中以加派送给户部。
图注:影视剧中的李卫
李卫认为本身地方税收就困难重重,加上平余后就更是难以征收,在多次劝谏该亲王取消平余无效后,他直接在户部大厅写上“某王盈余”几个字眼,把该亲王弄得非常难堪,使其不得不停止加收。
其二能力极强
这种不畏强权,勇敢任事的做法立刻吸引了雍正帝,一继位就任命他为云南盐驿道,处理云南盐政。雍正二年又提拔为李卫为云南布政使。
图注:云南地图
这时候的云南可谓是个烂摊子,地处边陲,民风彪悍,盐政也几乎废弛;官卖、走私、亏空等家常便饭。而李卫上任后,通过降低官盐价格,打击官卖走私等方法,使得云南盐政不到三年便焕然一新,亏空也基本厘清。
通过这种方式,李卫让雍正看到了自己不仅不畏强权,敢于担事,在业务能力这一块儿也是十分干练。随即雍正提拔李卫任浙江巡抚,兼任两浙盐政,对李卫寄予厚望。
而李卫也不负雍正的期望,他在浙江打击盐枭集团,推行“摊丁入亩”政策,修筑钱塘堤坝防止水患,整理玉环岛,治理社会治安;在任期间整个浙江省“东南千里五盗贼之警”。雍正大悦,让各地总督向李卫学习,并称赞李卫“尔乃国家伟器”,“乃成全圣祖之是也,岂止朕之功臣,乃朕之恩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