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位战功卓著的边关重将,赵匡胤和赵光义都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和礼遇,赵匡胤曾命人在开封为郭进以皇室亲王的规格修建宅邸,赵光义登基之后更是直接在京城的道德坊第一区赏赐给了他一座豪宅。
要说郭进身上的最大“缺点”可能就是史书里所谓的“嗜杀”。郭进治军极严,军中士卒但凡有违反军令者一律处死,就连家中的仆役若是不守规矩也是小命不保。赵匡胤曾经派遣自己最为亲近的亲随护卫——禁军御马直前去郭进的防区体验一下边关生活,而这些由赵匡胤从禁军里百里挑一甚至是千里挑一的大内高手们在某一次的战斗中因为畏敌怯阵竟被郭进以军法下令枭首示众,而赵匡胤心里虽然心疼得要命但嘴上却对郭进说:这些人自以为是我的亲随护卫就可以不听号令,该杀!杀得好!
话虽如此,但赵匡胤后来再派亲随去郭进那里守边时都会以此事告诫他身边的这些由他亲自训练出来的心肝宝贝:你们到了那边一定要严守军法,在我这里尚且能宽恕你们的过失,可到了郭进那里你们要是不守规矩可就项上人头不保了。
郭进如此治军就不难想象他手下的这帮常年征战的士兵是一群怎样的军纪严明的虎狼之师了。在郭进的严令之下,宋军全军火速疾驰几个昼夜终于成功地赶在辽军之前到达了白马岭,郭进下令全军列阵于白马岭之下的一条大河的西岸,他要在这里阻击辽军。
正所谓兵贵神速,辽军未能在宋军到达之前穿过白马岭在战术上就失了先手,当辽军先锋抵达白马岭之下时他们看到的是大河对面已经严阵以待的宋军。辽国人不敢轻举妄动,他们也在河对岸扎下阵脚等待主帅的到来。很快,辽军主帅、辽国南府宰相耶律沙以及辽国南府枢密副使耶律抹之、监军冀王耶律敌烈三位大佬也赶到了大河之畔。
对于突然出现在对面且整军以待的宋军,辽军的三位大佬在是否立即向宋军开战的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耶律沙主张等待后面的耶律斜轸耶所部到来之后再集结全军向郭进所部开战,但耶律抹之以及耶律敌烈则主张立即开战。在他们看来,耶律沙是个胆小鬼,辽国几十年来一直对中原王朝的军队呈碾压之势,尽管如今的宋军在战斗力上远超之前中原王朝的军队,但这不过是多死一点人而已,最后获胜的肯定还是所向无敌的辽国铁骑。
二比一!尽管耶律沙是主帅,但耶律敌烈是王爷且是监军,而耶律抹之则是贵为辽国南府枢密副使,此二人在地位上都不输于耶律沙,争执的结果是耶律敌烈和耶律抹之获胜。在面如悍匪的猛夫耶律敌烈眼里,宋军怎么可能是纵横无敌的辽国铁骑的对手?辽国大军这么多年以来何曾惧怕过汉人的军队?既然凭借本部人马就可以搞定郭进所部,那为何要将这份功劳分给耶律斜轸一半?
于是乎,耶律敌烈不顾主帅耶律沙的强烈反对,他打出自己的王旗以亲王之尊带领自己的儿子耶律哇哥以及所部兵马向对岸的宋军突然就冲杀了过去。亲王加监军大人亲自冲锋了,耶律沙见此情形只得命大军跟上一起冲锋。
刹那间,白马岭的寂静被打破了。数万辽国骑兵拔出了自己的钢刀,随即万马奔腾,整个山谷就此地动山摇,辽国人叫嚣着纷纷策马跃入了初春时节的河水里。
河对岸的郭进看着辽军朝本方阵地冲过来并不急于做出应对。按照常理,作为防守的一方,郭进最佳的应对措施就是让全军的弓弩手列阵于河边然后一顿狂风暴雨式的猛烈射杀,最后再率军掩杀,可他没有这样做,这个以刚烈勇武而著称的宋军名将要以纯粹的暴力与辽国人来一场公平的较量,他要让辽国人输得心服口服。
辽军的前部冲入河中之后,后军也随即跟上,但有鉴于在河水里冲锋速度明显降低,辽军的后续大军一时间在河滩上滞留成堆。郭进瞅准时机,等到辽军的前锋部人马冲杀到大河中央的时候,他突然下令擂响战鼓,同时命令宋军的铁骑向对面的辽军迎头冲杀过去,击其半渡——这就是郭进的应战策略。
鼓声隆隆,号角齐鸣,郭进手下的士兵诠释了何为闻鼓则忘死,他们也抽出了自己的战刀一往无前地以必死的决心向河对岸的辽军策马冲锋。辽国人怎么也没想到宋军竟然敢于跟他们以硬碰硬,更没有想到宋军会击其半渡,就在辽国人开始慌乱的时候,此前一直在他们对面显得极其安静的宋军铁骑已经举刀冲到了他们的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