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为何搬空国库,也要派霍去病和卫青去与匈奴人死磕

2020-10-28 16:53:52 作者: 汉武帝刘彻,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刘彻将年纪轻轻的霍去病(时仅19岁)封为骠骑将军,命其远征河西地区,拿下河西走廊,斩断匈奴与西域的联系。当时河西地区盘踞着浑邪王、休屠王等强悍的匈奴人部落,老实说,在当时的局面下,霍去病想要完成这个任务真的很难,要知道,霍去病远征属于劳师以远,匈奴人则是以逸待劳,而且匈奴人的战斗力不容小觑。可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霍去病没有辜负汉武帝刘彻的信任,硬是打赢了,而且更为夸张的是,还连续赢了两次,都是大捷。

匈奴人在霍去病的连番打击下,失去了对于河西地区的统治力,自此汉人第一次占领下了河西地区,中原和西域的道路由此打通,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也由此而来。而且另一方面来说,匈奴人失去了河西地区,也就不能再想从前那样肆无忌惮的掠夺西域等地的资源,势力大减,不可一世的匈奴人终于体会到了恐惧,在他们的歌谣里面这么唱道: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霍去病的这两次大捷,让汉武帝刘彻前所未有的自信,在他看来,匈奴人已经是强弩之末,只需要发动最后一击,这个威胁了大汉王朝数十年的匈奴政权就会在他的手里被终结。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汉武帝刘彻却遭遇了与匈奴人开战以来最大的困难:国库空了。因为汉武帝刘彻连年发动对匈奴的战争,文景之治留下来的储蓄已经消耗殆尽,原本满满当当的国库现在却前所未有的空虚,如今汉武帝又想对匈奴发动最后一击,国家已经无力再支撑庞大的战争消耗。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刘彻召集大臣们商议如何凑齐这最后一击的军费开支。毕竟这是一个大窟窿,不是那么容易填满的,为了解决当前国库的财政赤字,汉武帝刘彻下达了一系列新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再一次为空虚的国库注入了新的财富,不过虽然国库又有钱了,但是民间百姓的日子就更难过了,毕竟这些政策的实施最终还是由天下百姓买单。汉武帝刘彻事实上也知道国家的民力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稍有不慎,秦末乱世可能就会再一次上演。

可是此时的汉武帝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他必须孤注一掷,必须得打赢这最后一仗,只有打赢了这一仗,他前期和匈奴人死磕的付出才值得,汉高祖刘邦无奈的和亲、吕后所受的屈辱、文景时代的隐忍才有意义,他才能洗刷匈奴人这数十年来给大汉王朝施加的屈辱,才能为大汉王朝迎来更为久远的和平。总之一句话,这一仗必须得打,这一仗也必须得赢。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刘彻发动了对匈奴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漠北之战。这一战,汉武帝可以说是掏空了国库,并且把大将军卫青和冠军侯霍去病全部派去了大漠,东西两路同时有数万骑兵出发,步兵转折踵军数十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大漠和匈奴进行最后一场硬碰硬的战争,争取彻底消灭匈奴人主力。皇天不负有心人,此战霍去病和其部下骑兵与匈奴人的主力遭遇,尽管人数劣于匈奴人,但在霍去病一次又一次英勇无畏的冲锋下,彻底把匈奴主力打趴下,之后霍去病乘胜追击,一直追到了狼居胥山(今蒙古国境内),并在此完成了堪称武将的最好荣誉:封狼居胥。经此一战,匈奴远离漠北,大漠以南,再无匈奴王庭。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