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上的建筑很多,唯独少了这一处,所有人都觉得奇怪

2020-10-29 12:02:37 作者: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算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可以说,作为风俗画的代表,《清明上河图》极尽细腻地反映了北宋街市之繁荣,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画中描绘之景细致入微,尤其是房屋、桥梁等建筑,皆富有鲜明的北宋特色,具备极高的艺术价值。在这样一幅长画卷中,虽然,各类风格建筑鳞次栉比,但却始终很难发现官衙。考虑到古代的专制统治制度,兴建的官衙应当奢侈气派才对,那么,可为何在《清明上河图》中,却很难发现官衙的踪影呢?

众所周知,《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手法为写实主义,仅从其画面便可推知,张择端应当极为仔细的复原了北宋市井的繁华之景。按常理推测,宋朝官衙也应气派非凡,成为汴京一景,但为何未提及呢?

这无疑道出了一个历史真相,即:在北宋的街头,商民建筑一般建设得富丽堂皇,而官衙却往往破败不堪,甚至,成了危房。宋朝皇室非常吝于修建宫室,通常来说,古代最恢弘的建筑应当为皇宫。但是,宋朝却例外,位于汴京的宋皇宫修建得特别寒酸,丝毫不及故宫广阔。

985年,皇宫失火,宋太宗便打算对皇宫进行扩建修整。出于严谨,皇帝还特意命刘延翰等大臣“经度之”,即测绘图纸,进行工程的详细建设规划。根据规划图,朝廷需要拆迁周围民居,于是,宋太宗命人前去商议拆迁事宜。但是,那些居住在皇城边上的百姓却不愿迁徙,一点也不给皇室面子。

宋太宗听闻后,并没有选择强拆,他下令停止了皇宫扩建计划。于是,北宋皇城成为了历代王朝中规模最小的皇宫,小到人们站在丰乐酒楼上,便可将宋皇宫一览无余。

纵观整个古代史,宋皇室的窘迫也算特例。毕竟,在其它朝代中,皇城外的商民建筑都不得超过皇宫,面积也不得大于皇宫,否则,便是僭越,当属大不敬之罪。

虽然,皇宫不可攀比,但地方官衙却是另一码事。1071年,苏轼被派往杭州担任通判一职。虽然,苏杭自古便有“人间天堂”的美称,但是,在杭州任职的苏轼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杭州官衙非常破旧,时刻都有坍塌的危险。

杭州曾为吴越都城,当初统治者建造该地官衙时,皆以巨木作材,建设得恢弘无比。可是,到了宋代,因国家无力修缮,所以,便任由官衙破败坍塌,从不加以修整。到此任职的苏轼虽心有不满,但也只得每天忐忑地在危墙下工作。三年之后,苏轼被迁别州,但这期间,杭州府衙却从未修缮。

1089年,苏轼得到高迁,朝廷将他派回了杭州。虽然,身份已不同往日,但是,苏轼却依旧需要在濒临坍塌的杭州官衙内办公。看到十多年后依旧破败不堪的官衙,苏轼不禁向同僚发问:“这样破旧的房子该怎么住人呢?”但没想到的是,同僚也忧心地回道:“一到雨天,我们甚至都不敢待在大堂。”

六月,杭州官衙终于撑不住了,房屋倒塌后压伤了两位书吏。两月后,州衙鼓角楼居然也倒了。这次坍塌事故却闹出了人命,鼓角匠全家均被压死。此事之后,在府衙内工作的吏卒无不忧心忡忡,往来大堂更加狼顾。看到官衙危房已严重妨碍了官吏们办公,苏轼便在九月上奏朝廷,请求拨款用于修缮衙门。

但是,修缮官衙并不是一件易事,地方官需要上报朝廷获得批准。早在1009年,宋廷便已下诏晓谕各州:“无得擅修廨舍。”可见,朝廷并未准备修缮官衙的预算,这一点苏轼也是心知肚明。然而,为了筹集修缮官衙的经费,苏轼还是想出了一个办法,即请求朝廷下拨两百道度牒。

那么,何为度牒呢?

要知道,宋朝僧尼出家需获宋廷发放的度牒,即一种官方凭证,而获得这个度牒需要收费。苏轼想要通过出售度牒来筹集经费,此举可谓明智。经过策划,苏轼发现修缮官衙需要至少四万余贯钱,这笔开支可不小。若换算为如今的价值,至少为一千万人民币左右。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