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里芬伯爵的战略构想,最终如何变成名不副实的战略计划?

2020-10-30 21:46:38 作者: 施里芬伯爵的

如果说熟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人,估计对于著名的施里芬计划应该都不陌生。该计划是德国陆军元帅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伯爵在生前制订,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里德军的作战指南,人们相信德军在战争初期的战术完全是根据施里芬伯爵的计划来执行。但就是事实上而言,被执行的'施里芬计划'完全脱离了施里芬伯爵的构想,彻底成为了一个名不副实的'施里芬计划'。

一、施里芬的战术构想

在施里芬伯爵接任德国总参谋长一职后,他几乎立刻发现自老毛奇时代遗留的战略存在巨大隐患。在老毛奇还担任总参谋长的时候,德国的基本战略是在西线与法国呈守势对峙,集中兵力在东线先一步击垮动员能力差的俄国。按照老毛奇的思路,法国人不会主动进攻德国,而是会据守防线和德国对峙。反倒是俄国会成为德国最大的威胁,德国应该集中力量先一步摧毁反应迟缓的俄国,之后将兵力调回西线威慑蠢蠢欲动的法国人。

可在施里芬伯爵的眼里,老毛奇的思想简直是不知所谓。首先,如今国际形势变化巨大,法国和俄国已经形成了合作,逐渐会有成为军事同盟的风险,一旦战争爆发德国就将陷入两线作战的危机之中。此时德国要如何去赌法军不会主动进攻德国?要知道法国人一直对普法战争的失败耿耿于怀,他们必然会先一步发动进攻。倘若德军主力都集结到东线在烂泥地里和俄军死战,那不是拱手把西线让给法国人?那样百万法军就会直接杀入德国,西线少量的德军根本拦不住法军的攻势,德国会直接输掉战争!

于是胆大包天的施里芬伯爵毫不犹豫地推翻了老毛奇的战略思想,他在1892年的总参谋部会议上指出,德国在未来的战争中应该先决战于西线,东线只能也必须是次要位置,而且德军要在战争时期主动发起进攻,不计任何代价换取快速击败法国的机会。这一计划在当时堪称是疯狂至极,因为施里芬伯爵要求倾其德军全力和法国这个欧陆强国拼死一战,在东线反而只有较少德军抵御俄国可能的攻势,只有当德军获取西线的胜利之后,才可以回调兵力去东线攻打俄军。

为此施里芬伯爵在总参谋部内进行了很多沙盘推演,期间有多个不成熟的方案被淘汰。比如用部队强行突破法军在南部的防线,或是从北部杀入法国境内在凡尔登以北和法军决战,这些方案都因为损失过大或是时间过长而被施里芬伯爵放弃。于是施里芬伯爵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德军在右翼发动进攻穿过比利时之后,应该由北向南发动进攻,通过迂回和包围的方式将法军在北部的主力吃掉,最终依靠不断给法军制造歼灭战,逼迫法国承认自己的失败。可以说,这是最接近我们所知道的那个施里芬计划的历史版本了。

二、小毛奇和施里芬的分歧

当然了,施里芬伯爵的计划肯定不是只有这么寥寥几句话,实际上施里芬伯爵是在担任总参谋长期间,通过无数的沙盘推演和总参谋部会议讨论出了一个非常完善的计划。真正的'施里芬计划'在实际上是一次大规模的机动作战,旨在通过歼灭者来重创法军的主力,并且要在法国人的国土上不断的重复歼灭战,直至法军承受不住这个伤亡,宣告自己的失败为止。这个作战构想堪称胆大包天,如果能成功的话绝对是欧洲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战计划,那么这个作战计划是如何演变为后来我们所知道的,那个去正面平推法军主力的'施里芬计划'的呢?

事实上,施里芬伯爵制订的是一份长达17页的备忘录。在这份备忘录里,施里芬伯爵写了很多东西,包括如何应对法军的反应,包括法军主动进攻与否,如何应对法军的进攻,前后超过了18个作战计划构想。而针对俄军的反应,施里芬伯爵也留下了21个作战计划构想,包含了俄军几乎所有可能的作战方案。而在施里芬伯爵的计划里,他构想的计划仅仅是一个备忘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但重心是不能改变的——德军必须从比利时杀入法国本土,而且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在法国北部如同一个旋转门一样横扫法国北部,将法军主力在不断的包围战里消灭,并最终彻底吃掉法军的所有主力部队。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